陈宏谋荒政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4:04

  本文关键词:陈宏谋荒政思想与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陈宏谋 清代中期 以民为本 荒政事业


【摘要】: 清代中期自然灾害的频发,陈宏谋求学时的熏陶,为官后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使陈宏谋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荒政思想。作为清中期重要的地方官员,陈宏谋在实践中主张以民为本的救荒理念。灾前注重防范,如兴修水利、建立仓储;灾中赈济百姓,安辑流民;灾后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恢复并发展农业生产。陈宏谋不仅剪除荒政中存在的弊端,同时还号召地方社会协助政府救灾,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清代荒政日渐颓废的境况下,陈宏谋的荒政实践却收效甚著,实属难能可贵。陈宏谋一生都致力于荒政事业,对清中期荒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以陈宏谋为考察中心,通过总结荒政实践,分析荒政思想,并概括其对后世荒政事业所产生的影响,梳理了清中期荒政事业发展的脉络,希冀对以后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陈宏谋 清代中期 以民为本 荒政事业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1
  • (一) 学术史回顾6-9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9-10
  • (三) 篇章结构与资料来源10-11
  • 一、陈宏谋的仕宦生涯11-20
  • 二、陈宏谋的荒政实践20-41
  • (一) 治理水患20-27
  • (二) 仓储建设27-30
  • (三) 整治蝗灾30-33
  • (四) 赈灾济民33-36
  • (五) 安辑流民36-39
  • (六) 倡导民间社会救济39-41
  • 三、陈宏谋的荒政思想及其成因41-51
  • (一) 陈宏谋的荒政思想41-45
  • (二) 陈宏谋荒政思想的成因45-51
  • 结论51-53
  • 引证文献53-56
  • 附录 陈宏谋重大事件简表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8-59
  • 后记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建娘;;论清代中期古音学领域的朴学精神[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孙赫男;;清代中期论词绝句词学批评特征平议[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3 杨年丰;;论冯敏昌及其岭南书院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吕德胜;;清代中期青海藏族“北迁”斗争述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梁勇;;团正与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以清代中期的巴县为例[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6 阴胜国;薛珠峰;;娟秀逸宕 醇古萧散——清代郭尚先的书法艺术及其审美观念[J];荣宝斋;2011年07期

7 陈钟彬;;清代的公私雕版图书[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8 倪惠颖;;清代中期游幕背景下文人的戏剧活动和小说创作初探——以毕沅幕府为个案[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3期

9 戴永夏;;郑板桥为官的“怪招”[J];政府法制;2011年17期

10 [k振田;;李兆洛刊刻活动考论[J];古典文献研究;2007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帆;;清代中期文化学术的总体走向与理学的命运[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2 白彬菊;鞠向红;李建宏;;《君主与大臣》的前言、尾声[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3 卞利;;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春风;万屹;;“琉”异彩——紫禁城宫殿的琉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5 吴曾德;赖德劭;;深圳传统建筑概说(摘要)[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6 杨焕成;;山西古建筑与中原明清建筑文化圈简论[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振南;;岑毓英墓探访录[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陈支平;;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下册(1995~2007)[C];2007年

9 曹瑛;;从《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看清代学者的治学态度[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崔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特色文化之乡[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林;大儒、忏悔与漓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黄伟林;戏剧舞台新形象:大儒陈宏谋[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黄伟林;戏剧舞台新形象:大儒陈宏谋[N];广西日报;2005年

4 张有财;康乐县发现清代中期拱北建筑[N];民族日报;2009年

5 郑云波 醴兰;从隐患到危机[N];吉林日报;2004年

6 季国平;回归精神家园[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首席记者 钟蕾;腾鳌镇内再现“七眼透龙碑”[N];鞍山日报;2010年

8 陈汉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汕头日报;2005年

9 吴清泉;莆田发现清朝驻台总兵墓[N];福建日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 于平 肖云儒 王敏 廖奔 刘仲宝 彭加瑾 欧阳逸冰 彭加瑾 程式如;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巡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达远;隔离下的融合[D];四川大学;2006年

2 刘奕;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渝;清代中期重庆的商业规则与秩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陆希刚;明清江南城镇[D];同济大学;2006年

5 杨晓辉;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于海波;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然;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仪;清代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陈芳;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强;陈宏谋荒政思想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郑超;陈宏谋教化思想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海燕;清代长篇讽刺小说讽刺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永有;《培远堂手札节要》校注[D];广西大学;2008年

5 黄立一;翁方纲诗论与清中期诗学思潮转向[D];华侨大学;2007年

6 白昌红;清代长江下游(江苏、安徽段)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西南大学;2007年

7 刘维;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聪聪;清代中期宗族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伟伟;清代中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陈吉良;清代湖南书院课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7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37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