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渤海国的君主名号看其文化认同
本文关键词:从渤海国的君主名号看其文化认同
【摘要】:渤海国是唐代东北地方民族政权,自其政权建立就不断"宪象"中原,最终确立了君主称谓、年号、谥号、尊号为主要内容的君主名号体系。渤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君主名号体系是唐代名号体系的缩影,反映了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君主名号 文化认同 唐代 渤海国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14E084 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MSB2013015 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渤海国是唐代东北梲棬族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渤海国自建立便不断“宪象”中原,并最终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立国思想,其特点不仅表现在渤海国的政治、思想、教育等具体制度层面,而且还体现于渤海国所采用的名号之中。“名号主要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晓东;渤海国语言初探[J];北方文物;2004年04期
2 郑永振;;论渤海国的建国集团与国号、年号[J];北方文物;2010年04期
3 刘超先;;谥号与道德评判[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林德春;中国古代谥号与谥法评述[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刘泽华;侯东阳;;论帝王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J];学术月刊;199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4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5 康丽娜;;《初学记》草部资料探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6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7 孙前进;;《洛阳伽蓝记》方位词及相关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李鑫;;试论杜牧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王瀚;;“代”字是否为避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10 解立虹;;中华乳品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6 高丽华;;苏州名园狮子林文化内涵浅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3年论文集[C];2003年
7 朱大星;;敦煌写卷李荣《老子注》及相关问题[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刘荣q;高文德;;论蒙古诸部统一前的氏族制残余[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9 王贵祥;;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问题的探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10 李蜀人;;西方政治的启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石志勇;甲骨文金文文象关系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秀廷;论生命哲学的武术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柱臣;;《渤海记》著者张建章《墓志》考[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01期
2 刘晓东;;张建章《渤海记》卷目及其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0年04期
3 刘晓东;“车书本一家”的考古学诠释──论渤海文化与中原唐文化的趋同性[J];北方文物;2002年01期
4 刘晓东;中国渤海史研究的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J];北方文物;2005年03期
5 刘晓东;;渤海“振国”、“震国”名源考察——纪念金毓黻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J];北方文物;2007年01期
6 罗继祖;关于《渤海国记》[J];东北师大学报;1980年03期
7 酒寄雅志;刘晓东;陈春霞;;渤海通事研究[J];黑河学刊;1991年01期
8 王世莲;渤海遗民与金之勃兴[J];求是学刊;1983年04期
9 ;渤海贞孝公主墓发掘清理简报[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1期
10 徐自强;;《张建章墓志》考[J];文献;197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祥琴;民族政权构成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汉融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程利辉;;后赵末年姚氏动向浅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滕绍箴;;论东北兴起的几个民族政权的中原文化认同——谈祭孔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1期
4 安宁;;北方民族融合之地,应运皇朝龙兴之都——史上第一个在北京定都的民族政权评述[J];黑龙江史志;2013年19期
5 刘兴全;夏、宋通使研究──西夏外交研究之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S2期
6 李清凌;;西夏立国长久原因探析[J];丝绸之路;2011年08期
7 黄纯艳;;宋朝对境外诸国和政权的册封制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彭凯;略论十六国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9 何玉红;宋朝边防图书与情报控制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4期
10 王禹浪;;三燕故都古朝阳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融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骁军;;关于大一统王朝首都提法的疑析[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绍荣;史学与十六国北朝民族政治文化的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9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6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