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与中国力量的凝聚
本文选题:长征 + 中国共产党 ; 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中国力量的凝聚不只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简单地自发合成各种力量,是承载着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而汇聚的民族力量。在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的领导集体,在引领中国革命进行探索中彰显了核心力量;各路红军组成了最具斗争精神的革命军队,在险恶的环境下汇聚了伟大力量;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在党和红军周围形成了最有凝聚力的中国力量。
[Abstract]:The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power is not only a simple spontaneous synthesis of all kinds of forces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 national strength that is converging on the common wish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In the arduous struggle environment of the long Marc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med a new collective leadership and demonstrated the core force in lead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its exploration; the Red Army of all walks of life formed the revolutionary army with the most fighting spirit. Great forces we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sinister environment, and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United as one to form the most cohesive Chinese forces around the Party and the Red Army.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研究”(11XKS003)的阶段性成果 西南石油大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XJRT001)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成果
【分类号】:K2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汤彦宜;成熟的领导核心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保证[J];党史文苑;2005年14期
2 袁学清;;军队党的建设辉煌历程和宝贵经验[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3 高新生;朱杨桂;;红军长征胜利与党的民族政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红英,余世诚;关于林彪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罗道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与我党早期的秘密工作[J];长白学刊;2001年03期
3 杨会清;;苏区的反“围剿”战争与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J];创新;2009年07期
4 马若义;论南昌起义中的蔡廷锴[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肖u!;大革命时期中共的军队政治工作[J];党的文献;2000年04期
6 于伟峰;长征途中的周恩来[J];党史博采;1997年01期
7 张鹏华;段绍镒;;试析广昌战役的积极意义[J];党史文苑;2011年10期
8 薛宗耀;;《1933:福建事变始末》辨证(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6期
9 杨青;;红军长征与民众动员[J];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02期
10 沈仲亮;;三重恋爱交织中的“时代女性”——对《蚀》三部曲的一种解读[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陶季邑;;杨善集留学苏俄的影响探析[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2 姜平;;南昌起义的主张最早是由李立三、邓中夏提出的[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福生;;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领导机构沿革概述[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房功利;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高凤林;长征历史地位和作用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崔永华;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罗益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洪勇;战俘问题与朝鲜停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志伟;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宣传民众工作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军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众动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夏波;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述评[D];湘潭大学;2007年
5 李朔寒;约翰逊政府对中国首次核试验的认知与反应(1964—196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周静;1949年前国民党军队学习外军的历程与改革[D];扬州大学;2008年
7 赵娟;论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D];山西大学;2008年
8 王丽华;现代留苏教育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方晴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10 郭晓磊;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秦利;刘志兵;;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主题主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2 王发岐;;军队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中共党史党建专家杨忠虎教授访谈录[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晓棠;旷文斌;;军队党的建设的历史回顾(下)[J];政工学刊;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洪波;;长征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扬[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朱之江;;论长征文化的传承[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龙雅芳;;论周恩来对红军长征胜利做出的贡献[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宗平;;长征胜利的新启示[J];老友;2006年10期
5 刘晶芳;;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基本经验[J];红旗文稿;2006年19期
6 吕效华;;论党在长征时期的民族工作[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王e,
本文编号:2089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8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