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地方实力派研究(1912-1916)

发布时间:2025-06-27 06:16
  晚清以降,清政府中央集权衰落,以督抚为首的地方实力派崛起,掌握了地方政权。清政府试图通过改革收回各省督抚的权力,但成效不大,地方督抚掌权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趋势。 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推举都督,建立军政府,脱离了清政府的统治。与此同时,各省都督借机扩充武装力量,把持地方财政,从而形成了以各省都督为首的地方实力派,这也标志着地方实力派的正式崛起。 到1912年,袁世凯虽然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政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远不能真正控制全国各省。各省都督反对袁世凯政府提出的军民分治政策,主张维持现状。故这一时期各省都督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十分紧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二次革命爆发后,袁世凯依靠武力镇压了反抗的南方各省,暂时统一了全国,控制了政局。然而,地方实力派依旧存在于各省,并掌握着地方政权。因此,加强中央集权成为袁世凯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1914年,袁世凯在各省推行军民分治政策,实行财政改革,希望借此削弱并消灭各地方实力派,进而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然而,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遭到各地方实力派的强烈抵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尽...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立论依据
    1.3 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第2章 地方实力派的崛起及其表现
    2.1 军人掌握地方政权
    2.2 各省扩充军事力量
    2.3 各省把持地方财政
    2.4 各省分离趋势加剧
    2.5 小结
第3章 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
    3.1 推行军民分治
        3.1.1 改民政长为巡按使
        3.1.2 改都督为将军
    3.2 推行财政改革
        3.2.1 重新确立解款制度
        3.2.2 实行中央专款制度
        3.2.3 加强省财政厅的权力
    3.3 小结
第4章 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矛盾激化
    4.1 地方实力派对中央的抵制
        4.1.1 地方实力派抵制、排挤民政长官
        4.1.2 军民分治在大多数省份徒有其名
        4.1.3 地方实力派与袁世凯之间的矛盾激化
    4.2 北洋派内部分裂趋势加剧
    4.3 小结
第5章 1915年的主要各省及地方实力派
    5.1 江苏:冯国璋、张勋
    5.2 江西:李纯
    5.3 湖北:王占元
    5.4 陕西:陈树藩
    5.5 奉天:张作霖
    5.6 山西:阎锡山
    5.7 广西:陆荣廷
    5.8 云南:唐继尧
    5.9 贵州:刘显世
    5.10 浙江
    5.11 四川
    5.12 湖南
    5.13 小结
第6章 洪宪帝制期间的地方实力派
    6.1 袁世凯收买笼络地方实力派
        6.1.1 运用金钱收买
        6.1.2 运用爵位笼络
    6.2 地方实力派一致拥护袁世凯称帝
        6.2.1 地方实力派支持袁世凯称帝
        6.2.2 地方实力派拥护帝制的虚伪性
    6.3 护国战争爆发的地方实力派
        6.3.1 各省宣布独立
        6.3.2 北洋派地方实力派宣布中立
    6.4 小结
第7章 洪宪帝制失败后的地方实力派
    7.1 地方实力派全面崛起
    7.2 全国军事力量急剧膨胀
    7.3 小结
第8章 综述民国初年的地方实力派
    8.1 民国初年地方实力派的特点
        8.1.1 军人掌握地方政权
        8.1.2 反对中央集权
    8.2 地方实力派与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8.2.1 地方实力派与二次革命
        8.2.2 地方实力派与护国战争
        8.2.3 地方实力派反对洪宪帝制的原因
    8.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53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4053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