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融保甲于自治”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5-06-27 06:33
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制度,不再是中国传统保甲之翻版,而是当中国被卷入国际化的巨潮之后,面对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而产生的一种自觉式的反应:即试图将西方基层民主模式之自治与中国传统基层控制模式之保甲融为一炉。然而,国民政府的这种理想却在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化为泡影,因为中国四分五裂的政局、凋敝的国民经济、拮据的人才资源和严酷的战争环境,不可能为国民政府这种政治制度改革的尝试提供起码的条件。但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制度深入中国腹地,延展至偏僻闭塞的中国农村,将代表国家权力符号的乡镇公所设立于大大小小的乡镇集市,使得千百年来乡村社会绅权自治的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家权力开始由传统的县一级下移至乡镇村庄,中国基层政治制度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中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缓慢前行。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融保甲于自治”的初步构想
二、“融保甲于自治”的理想与现实
本文编号:405395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融保甲于自治”的初步构想
二、“融保甲于自治”的理想与现实
本文编号:405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4053959.html
上一篇:民初地方实力派研究(1912-1916)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