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代浙江状元史迹考述

发布时间:2018-04-25 11:53

  本文选题:清朝 + 科举 ; 参考:《兰台世界》2011年06期


【摘要】:清时浙江籍状元的坎坷仕途,反映了传统科举"制法久弊生",但科举制不拘门第、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选人机制仍有积极意义。清时浙江人文昌盛、家族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为科举取士和学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Abstract]:In the Qing Dynasty, the bumpy career of Zhejiang first place reflected the traditio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long-term malpractice", but the syste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still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Qing Dynasty, Zhejiang was prosperous in humanities, and the excell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 of the family created a good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academic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基金】:2010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清浙江状元与文学研究”(课题编号:C10WX02) 200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历代状元研究”(课题编号:08WHZT025Z)
【分类号】:K29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芳;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琳琦;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惊涛;明清徽商与江浙地区的文教事业[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怀娣;清顺治朝殿试时务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郝晨;姚文田《说文声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艳杰;清代苏州科举世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詹静;诸葛古村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晓楠;《谐声谱》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春燕;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喜桃;晚清进士籍贯分布及分流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任映艳;康熙朝科举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翔,龙子建;清代西部开发的民间文本——建始龙氏族谱个案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杨宝军;;清朝民国时期宝鸡县市镇发展浅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12期

3 汤代佳;试论甘肃在平准之战中的地位[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 司庸之;也谈东干族族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张国元,杨国庆;清代的高山族[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魏明章;;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及其职责[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程丽云;;清朝中后期赫哲族的社会变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刘向权;;清代新疆汉族移民民间信仰研究[J];丝绸之路;2010年10期

9 张淑利;“禁留地”初探[J];阴山学刊;2004年01期

10 星全成;“卫藏战争”与七世达赖迁居康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开肇;;《北京通史》第八、九两卷编写框架的基本构思[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樊明方;开拓与捍卫[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敏文;“新疆”名称的由来[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清嘉庆中果洛土千户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2 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勤璞;蒙古之道[D];内蒙古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丽娜;论章嘉·若必多吉对藏汉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徐建军;试论清代乾隆年间嘉绒藏族地区改土为屯政策[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1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01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