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同光年间北京商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7 18:03
【摘要】: 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外国的商品和资本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严重动摇了我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受外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的影响,我国开始了商业近代化过程。清同光年间(1861年-1908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北京的近代化过渡特征也日趋明显。随着北京由封建制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制经济的转化,北京商业社会的近代化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嬗变的过程,其商业文化也被赋予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北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典型的消费性经济城市,其商业文化的演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正文部分首先从整体上对前近代时期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其次,通过对清同光年间北京商业文化嬗变的背景、原因及表现的分析,从宏观上把握了北京商业文化嬗变的过程;再次,以商人、商人组织、商业经营观念和管理方式这四个商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重点,详细论述了清同光年间北京商业文化的内容及其特点,由此进一步厘清了在北京商业的近代化转型过程中,其商业文化变迁的总体状况。 本题研究强调对北京商业文化的历史演变脉络和传承发展关系的整体把握,用清晰的连贯性和鲜明的对比性来突出主题。此外,考察这一转型时期北京商业文化的演变历程,对理解北京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和对今天北京商业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with the invasion of China by Western powers, foreign commodities and capital have been pouring into China, which has seriously shaken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of self-sufficiency in feudal society of our country. Influenced by foreign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commodity economy, China began the process of commercial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861-1908), China's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entered the stage of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modernization transit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Beijing from feudal economy to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economy, the modernization of Beijing's commercial society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slow development to rapid evolution. Its business culture has also been endowed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any previous period. Beijing is a typical consumer economy city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mmercial culture evolves with strong representativeness. The main text of 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traditional commercial culture in the pre-modern period, and second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reason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volution of Beijing's commercial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ongguang in Qing Dynast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it grasps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Beijing's commercial culture. Thirdly, it focuses on the four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commercial culture, namely, the businessman, the merchant organizatio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e management mode.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commercial cultur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further clarifi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its commercial culture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Beijing's commerce.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Beijing business culture and the overall grasp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with clear coherence and sharp contrast to highlight the theme. In addi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Beijing 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culture in Beijing today.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91;K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推动昌平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记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李永生[J];中国工人;2011年04期

2 赵兰英;;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庆祝成立60周年——房兴耀主教出席并讲话[J];中国天主教;2011年05期

3 ;有关升学和从事劳动的几个问题——叶圣陶副部长答北京市一个学校的初中应届毕业生[J];江苏教育;1955年11期

4 赵永庄;;“游击队胜过正规军”——记北京市城建四公司杨占方[J];中国人才;1989年02期

5 ;辛勤的体育园丁——1989年北京市中小学先进体育教师[J];体育博览;1989年11期

6 朱浩;;“挂枪”以后[J];体育博览;1990年02期

7 铁爽;;星海乐器联合公司无偿赠予北京二中10架钢琴[J];乐器;1990年02期

8 冬芳;;两万元捐款 两千颗红心[J];中国经贸导刊;1990年14期

9 晓丹;;在特殊的行业里——访北京市报警器材公司经理韩加甫[J];中国人才;1990年03期

10 蔡明忠;"文革"中的北京市公安局[J];文史博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七虎;郭东军;陈志龙;;关于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探讨——城市地下物流系统[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首批中医骨伤名师——吴定寰[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雪瑞;王秀兰;冯仲科;;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扩展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静;柴彦威;;休息日与工作日居民购物时空间决策因素及差异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红;杨树红;;北京地区住宅室内空气干湿状况及相关能耗调查[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孙琳;;北京市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筛查结果初步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许德明;;北京市酒仙桥地区猝死117例分析(摘要)[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8 姜庆寰;修济刚;郭大庆;宋伟;洪少峰;;《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与审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陈同顺;;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评判及对策[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10 赵莉;;北京市外来人口肺结核病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智文 徐景霞;同心同德 共创辉煌[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孙斌 徐霞;京城汽油已达国Ⅲ标准[N];华夏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毛学农;北京安徽会馆修复初步意向形成[N];江淮时报;2005年

4 记者 赵凤华;北京市教委工业促进局共建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郝涛;房价越控越涨 谁在玩转房价[N];市场报;2005年

6 本刊记者 米雅昆;“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N];消费日报;2005年

7 李煦;北京市规范招拍挂土地底价管理[N];中国建设报;2005年

8 殷新宇;我国房地产面临再调控[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袁一雪;北京市民新发明欲终结马路拉链[N];北京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郝中实;北京市外事暨港澳工作会召开[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彭剑波;公共生态空间私用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夏林茂;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李莲芳;北京市地表水体污染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董雪玲;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特征及来源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李晓京;北京山区森林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黄利新;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伟;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9 崔一梅;北京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梁长秀;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洋;清同光年间北京商业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陆强毅;北京市儿童少年业余游泳俱乐部发展现状与改革思路[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高立武;北京市老年大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乔丽;再生水农田灌溉生态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薇薇;北京市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倩;北京市鲜切花出口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张云;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兰艳丽;北京市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刘莉娟;北京市城八区残疾人从事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陈文倩;北京市体育用品展览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130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30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