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近代东北荒地垦殖述略

发布时间:2021-08-03 22:51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尤其是清朝建立以后,这种重视更是有增无减。但是,也正是由于统治者这种保护本民族发祥地的狭隘的思想,使得东北地区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从而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发展。清朝后期,由于边疆危机的加剧和严重的财政危机,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开始采取开发东北地区荒芜土地的政策;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荒芜土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伴随着土地的开发,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品种有所增加,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对外贸易状况也由原来的禁止海外贸易转为准许大量出口农产品,进行对外贸易。这就使得东北地区,在清末民国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叙述了东北地区荒地的放荒开垦情况,及由此而引起的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变化和农产品贩卖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由于放荒开垦而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各种影响。本文认为:清末及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荒芜土地的大开发是一场在外力作用下被迫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经过数年的开发后,东北地区由原来的臻莽之地变成了沃野粮田,并逐渐成为深具影响力的世界性的商品粮基地。虽然在开发东北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一时期东北地...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序言
一、东北农耕土地分布与土壤环境
    (一) 东北地区土壤种类与特性
    (二) 东北农耕土地与地域分布
二、东北荒地的开垦
    (一) 清末民国时期东北荒地的开垦
    (二) 伪满统治时期东北荒地的开垦
三、东北荒地垦殖与农作物种植
    (一) 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
    (二) 东北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
    (三) 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的种植
四、东北荒地垦殖与农产品的贸易
    (一) 东北大豆的对外贸易状况
    (二) 其他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状况
五、东北荒地垦殖与东北农业经济
    (一) “南豆北麦”生产格局的形成
    (二)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形成
    (三) 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出现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J]. 范立君,黄秉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2]近百年来西辽河流域土地开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曹小曙,李平,颜廷真,韩光辉.  地理研究. 2005(06)
[3]东北边疆危机与清廷对东北的弛禁和全面开放[J]. 马玉良,孔艳波.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开发的历程[J]. 石巍巍,周妍.  黑龙江史志. 2005(06)
[5]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J]. 方修琦,叶瑜,葛全胜,郑景云.  地理科学. 2005(02)
[6]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J]. 马玉良,孔艳波.  日本研究. 2005(01)
[7]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J]. 李为,张平宇,宋玉祥.  地理科学. 2005(01)
[8]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刍议[J]. 刘智文.  学习与探索. 2003(06)
[9]清代以来东北草原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代价[J]. 衣保中.  中国农史. 2003(04)
[10]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J]. 胡雪梅.  北方文物. 2002(03)



本文编号:3320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320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