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中国地方志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意识

发布时间:2021-08-03 23:39
  在文化建设受到更多关注、文化自信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软实力和文化传承重要形式的中国地方志(1),在跨文化传播(2)的内容和渠道上,着力突出独特性、直观性、高价值和权威性等特征,满足了国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但同时必须注意,现有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活动往往立足于宏观层面,以广义而非细分的国外受众为主,相应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很大的深化拓展空间。要更为精准地实现中国地方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强化受众意识,从更多层面关注国外接受对象的不同特征;在个性化传播策略上不断优化,努力促成地方志"走出去"方式方法的拓展,实现对国家文化输出战略的有效配合。 

【文章来源】:中国地方志. 2020,(01)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受众意识
    (一)受众与受众意识
    (二)地方志的受众意识
    (三)关注受众,提升受众意识,是实现中国地方志有效传播的必然要求
二受众意识助推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举措
    (一)以语言的多样性,满足受众的接近性需求
        1. 增译。
        2. 改译。
        3. 省译。
        4. 转换。
        5. 添加。
    (二)以文化的独特性,满足受众的趣味性需求
    (三)以影像的直观性,满足受众的生动性需求
    (四)以素材的高价值,满足受众的学术性需求
    (五)以记载的权威性,满足受众的真实性需求
三影响国外受众接受效果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地方志用语尚未统一(3)
    (二)语种与“文化折扣”
    (三)受众调研(4)的缺乏
四强化受众意识的实现建议
    (一)注重受众主体地位,采用差异化的传播渠道
    (二)注重调研实践,采用多样化的调研方式(5)
    (三)注重人才培养,实现方法上的创新
    (四)注重资料利用,完善数据库的建设
    (五)注重主动传播,实现方志文化的普及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J].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于运全,张楠,孙敬鑫.  对外传播. 2018(02)
[2]地方志社会需求“微信调查”研究[J].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课题组,唐长国.  上海地方志. 2018(01)
[3]中西方文化语境中“方”与“志”的比较研究[J]. 吉祥.  史志学刊. 2017(05)
[4]浅议方志传播学的构建[J]. 余璐.  上海地方志. 2017(03)
[5]地方志社会认知度调查研究[J]. 洪民荣,唐长国.  中国地方志. 2016(11)
[6]方志传播学的构建[J]. 巴兆祥.  中国地方志. 2014(05)
[7]健全反馈机制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新华网反馈机制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J]. 李代详.  对外传播. 2009(12)
[8]读志用志试论[J]. 杨军昌.  中国地方志. 1998(02)
[9]中国方志资源国际普查刍议[J]. 陈桥驿.  中国地方志. 1996(02)

博士论文
[1]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 耿强.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地方志数据库出版研究[D]. 赵文心.河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0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320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