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9 18:15

  本文关键词: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三个层次 史料价值 发现史 历史研究 理论与方法 主体知识结构 对话关系 启示 历史信息 价值观念


【摘要】:正张秋升撰文《说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指出,史料是历史研究所必须,主体与史料的关系是反复不断的对话关系。主体对史料的发现可分为发现史料的存在、发现史料的价值、发现史料中的历史信息三个层次。史料三层发现的成因是:现实需要的引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激发,主体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制导。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这一史学现象,至
【关键词】三个层次 史料价值 发现史 历史研究 理论与方法 主体知识结构 对话关系 启示 历史信息 价值观念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张秋升撰文《说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指出,史料是历史研究所必须,主体与史料的关系是反复不断的对话关系。主体对史料的发现可分为发现史料的存在、发现史料的价值、发现史料中的历史信息三个层次。史料三层发现的成因是:现实需要的引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激发,主体知识结构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敏;;简评《中华野史辞典》[J];博览群书;1997年07期

2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史料价值辨析——以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关系的记载为中心[J];东北史地;2008年02期

3 王臻;;《中国廿六史及明清实录东亚关系史料全辑》的编纂综述及史料价值[J];东疆学刊;2008年01期

4 赵敬波;;东汉碑刻在订正史籍方面的史料价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吴德义;;《姜氏秘史》考辨及其史料价值[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3期

6 赵慧英;;档案之史料价值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曹培根;;《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的史料价值[J];新世纪图书馆;2007年04期

8 郭天祥;论真人元开《东征传》的史料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邹振环;;清代书札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J];史林;2006年05期

10 刘映红;;从《尚书·金滕》看中国古代档案的早期形态及其史料价值[J];档案与建设;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史部要籍解题》[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旭东;“史书”出,“史料”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海风;汉唐藩属关系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本版编辑邋安平秋 程毅中 卞孝萱 郁贤皓 陈尚君 许逸民;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N];光明日报;2007年

4 闵欣;新出土吐鲁番公私文书:发现史籍中未载的史实[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陈瑞青;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促进黑水城文献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林祥庚;黄帝传说辨析[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龙军 通讯员 莫崇立;700多枚简牍补正西晋历史[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特稿 新华社记者 张翼飞 明星;引领文化回历史源头[N];辽宁日报;2001年

9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把握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大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李奎泰 韩国关东大学中国学系、东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化涛;清代《孔子家语》研究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志杰;《南部新书》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晓蕾;《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嘉宁;明代中后期史料笔记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醒;中原文化研究论著叙录1949~2005[D];郑州大学;2006年

6 范景斌;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D];郑州大学;2007年

7 戴少娟;高岐与《福建市舶提举司志》[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韩道英;《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考释与历代“星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9 刘佳佳;柯劭_蕖缎略贰繁嘧氤删图笆妨霞壑笛芯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陶晓姗;纪事本末体考评[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14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4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