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谱》与“三才”理论
本文关键词:《群芳谱》与“三才”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群芳谱 农业生产 三才 理论 有机整体 物性 地气 作者 农作物 人力
【摘要】: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群芳谱 农业生产 三才 理论 有机整体 物性 地气 作者 农作物 人力
【分类号】:S-09;K206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三才”说的是《易传》,《易传.说卦》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在中国传统农学中,关于“三才”的经典论述见于《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翘;《唐律疏议》词语考释[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1期
2 曾昭聪;《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余欣;;神祗的“碎化”:唐宋敦煌社祭变迁研究[J];历史研究;2006年03期
4 王宝卿;我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储泰松;《齐民要术》特殊注音浅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许剑平,徐涛,谢宇峰;国外少免耕法的发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年01期
7 徐旺生;传统农业哲学,二千年前的经验与教训[J];农业考古;2002年01期
8 江玉祥;论大豆及相关豆制食品的起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戴一峰;论新世纪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生长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牛立新,张延龙;关于篱的几个问题[J];中国园林;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2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3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曹玲;农业古籍数字化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霞;《吕氏春秋》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栗学英;义净译著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曦;宋元时期江汉平原经济开发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时良兵;支谦译经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雪;桃崇拜中的母性意识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王敏;清代粤西地区农业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杜琨;豆乳牛乳混合干酪关键技术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飞芳;北魏俸禄制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夏青;紫色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效益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李向梅;《三国志》裴注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旺生;;特约专稿:中国养猪史连载之十四 历史上与猪有关的文化现象[J];猪业科学;2011年06期
2 靳怀X>;;治水与中华文明[J];国学;2011年08期
3 潘杰;;古人治水与民族精神[J];国学;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成崇德;;历史上北方农牧界线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玲玲;;坊里的起源及其演变[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3 朱宏斌;樊志民;;月令书所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嬗变[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玉洁;;黄河流域农耕文化述论[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唐嘉弘;;“ul田制”及其社会形态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6 袁洪亮;;也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兼论现代化的起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孟存;;《周易》与晋国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忠礼;论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N];杭州日报;2005年
2 国风;气候转变对黄河流域农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3 武家政;鄂尔多斯草原文化的特征、地位及作用[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4 李厚之 张会鉴;安康古代的水利灌溉[N];安康日报;2005年
5 史继忠;“农历”的推广[N];贵阳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瑞江;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会会;先秦农业思想刍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颖;汉唐间古农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文良;中国地主制经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录民;中国古代农业标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18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82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