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云南汉文典籍地理

发布时间:2017-12-15 11:23

  本文关键词:明代云南汉文典籍地理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云南 汉文典籍 地理


【摘要】:云南为多民族省份,各族文化多元发展。汉文化在传入云南的过程中,明代为关键年代。在明代,汉民族逐渐发展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汉文化也开始确立在云南文化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作为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汉文典籍,在明代的云南也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自明代开始,云南的方志中陆续有对云南汉文典籍的书目记载,上世纪以来,方国瑜、方树梅、李小缘等专家学者相继编写了云南文献的书目。但前人对明代云南汉文典籍的研究多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将汉文典籍视为云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因子,对其进行时空分布差异上的研究则非常薄弱。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明代云南汉文典籍为研究对象,复原这一文化因子在明代云南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发展变化的环境机理。 本文首先对明代以前云南汉文典籍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溯,将其划分为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两个阶段。唐代之前,云南的文献记录主要以金石碑刻为载体,纸本汉文典籍基本是断简残篇,著述者屈指可数。从唐朝开始,云南的汉文典籍在数量规模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绝大部分为史部文献和诗文集,著述群体也明显由个别向群体,由少数上层人士向民间扩散。但总体来说,仍然是数量稀少、种类单一、地域分布集中。 进入明代以后,随着大量内地移民进入云南,各地兴建学校,儒学教育推广能自如运用汉语进行学术文化研究创作的士绅阶层在云南兴起,云南的汉文典籍呈现出与此前明显不同的发展态势:在数量上急剧增长,据本文统计,有明一代云南共有由滇人著述、滇地生产的典籍622部;在种类上不断增多,经、史、子、集各部都有典籍问世,部类间的差异直观地反映出了各学术文化流派在云南发展的差异;在明代的不同时期,云南的汉文典籍也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洪武至宣德年间,典籍数量为20余部,正统至正德年间达到50部以上,嘉靖年间突破100部,此后一直到明末,云南的汉文典籍保持稳定发展,泰昌至永历年间达到了180余部;典籍分布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本文将其划分为密集分布区,有云南府;次密集区,有大理、临安、永昌3府;一般分布区,有鹤庆、楚雄、曲靖、丽江、姚安、o偨⒚苫,

本文编号:1291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91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