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州县佐贰杂职官员惩戒研究
本文关键词: 州县 佐贰杂职 惩戒 乡村治理 出处:《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清代州县佐贰杂职官员,是“管民之官”,其职责的显著特点是对乡村民众的直接管理。州县佐杂官员职责广泛,囊括钱粮、刑名、教化、公共事业等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清政府如何通过惩戒的手段来对州县佐杂官员进行细密的管理,以及这一惩戒措施对清政府加强基层管控的杠杆作用。本文共分为绪论和四章:绪论。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价值、学术综述以及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方向。笔者认为以往对官吏惩戒的研究对官员惩戒制度做了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但是整体来看,对官员惩戒制度的各个具体环节的考察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不同的官员群体有各自的特点,其惩戒也往往会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但是,已有论著不能对某一具体惩处对象进行个性化地考量。其次,对州县佐杂群体的研究也局限于地理分布和职能,未能涉及其惩戒。因此将两者结合,确定了本文的论述主体,即清代州县佐贰杂职官员的惩戒。第一章:清代佐杂官员与基层社会的治理。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介绍清朝基层政权州县的设置与规模,以及州县官包揽一切治权的一人政府的治理特色和缺陷。第二节,正是因为存在正印官一人政府的治理缺陷,佐杂官员在州县治理中有着极为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其分担了州县的诸多重要治权,而且因为其职责的直接亲民管民,佐杂官员实际上是清政府和乡村社会的中间人。可见佐杂官员在州县治理中职责重大、地位重要。同时佐杂官员人数众多、流品低下、才守低劣的政治现实,使得对佐杂官员实行严密的惩戒管理有了必要性与合理性。第二章:清代州县佐杂官员惩戒的条文规定。本章论述了佐杂官员受惩戒的事由。在任命过程中资历造假,赴任违限等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对佐杂官员在任内的各种亵职处分更是细如牛毛,对其财政、司法、教化、公共事业等处的亵职行为的惩戒规定详尽。此外,对佐杂官员贪腐、违礼悖制的惩处也尤为严苛。第三章:清代州县佐杂官员惩戒的基本类型和程序。本章论述了清政府惩戒佐杂官员的方式,有罚俸、降级、调任、革职等行政处罚以及罚金、笞、杖、徒、流、死、枷号等刑事处分。佐杂官员的惩戒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包括题参、准革、提审、议处、复核、批准等繁琐程序,其中涉及州县、府道、督抚、吏部、刑部、督察院等各级行政机构中的诸多职能部门。第四章:清代州县佐杂官员惩戒的评价。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佐杂官员惩戒的作用。惩戒立法惩治了不法佐杂犯官,澄清州县吏治。清政府对州县基层政权的管控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佐杂官员直接亲民管民,通过惩戒手段的杠杆,清政府借佐杂官员的力量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治理。第二部分,分析佐杂官员惩戒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首先,由于官僚惩戒法的连带责任制等原因,佐杂官员往往犯而不惩,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再者,佐杂微员在官僚体系中地位卑贱,代人受过,无罪被惩。最后,佐杂官员职责的亲民特性决定其犯罪的场域集中于乡村下层,但是对其惩戒的权利却操诸于上,两者之间的断裂,使佐杂的犯罪行为难以发觉,追究困难。
[Abstract]:He is an official of the state of the Qing Dynasty , who is the official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second par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tudy on the disciplinary punishment of officials in the state of the Qing Dynas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importance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officials .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良品;罗婷;;论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巡检制度[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5年04期
2 孟姝芳;;清代雍正朝问责处分官员之重心初探[J];齐鲁学刊;2014年06期
3 薛刚;;清代文官考核中的问责制度[J];满族研究;2014年03期
4 秦化真;;清代监守自盗罪刑罚体系研究[J];刑事法评论;2014年01期
5 王兆辉;刘志松;;清代州县佐贰官司法权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李秀全;;清代文官行政处分法律制度浅析[J];兰台世界;2014年18期
7 许颖;;清代行政处分的立法与适用研究[J];兰台世界;2014年12期
8 孟姝芳;;再论清代雍正朝官员处分类别[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韩虎泰;;晚清广州府巡检司的地域分布特征初探——以《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的记载为中心[J];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1期
10 徐忠明;;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J];政法论坛;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洁;清代官吏职务犯罪探析[D];甘肃政法学院;2015年
2 薛天翔;清代乾嘉时期新疆官员奖惩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3 杜汇;清代山西地区的佐杂分防与基层社会控制[D];山西大学;2013年
4 李昊;晚清文官惩戒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5 曾杨卫;清代绿营武职官员处分程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张扬;清代行政处分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1年
7 赵思渊;明清时代江南巡检司体制与社会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娟;清代官吏私借官民资财罪责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9 胡恒;清代巡检司地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孙同霞;明清山东巡检司制度考略[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2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54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