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前期台湾内外洋划分与水师辖区——中国对钓鱼岛的管辖权补证

发布时间:2018-05-19 22:02

  本文选题:清代前期 + 台湾府 ; 参考:《军事历史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如同中国沿海各省各府一样,清代前期福建台湾府不仅按照朝廷旨意,严格划分了内洋与外洋,明确了水师官兵的水陆汛地,而且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巡逻会哨制度。凡是靠近台湾府和澎湖厅治所所在岛屿(台湾岛和澎湖岛)岛岸的岛屿和洋面均被划入内洋,纳入文武官员共同的管辖范围;凡是远离台湾府和澎湖厅治所所在岛屿(台湾岛和澎湖岛)岛岸的岛屿和洋面均被划入外洋,由水师官兵负责巡洋会哨。台湾海峡在清代前期已经形成了"两纵八横"的海道网络。水师的管辖范围大致包括台湾海峡全部水域和台湾岛周围海道以内的内外洋水域。台湾南面的琉球屿、七星岩,东面的兰屿(红头屿)、绿岛(火烧屿),北面的鸡笼、花瓶屿、棉花屿、钓鱼台等作为商船、渔船、兵船或海匪船只的临时港口及其所在洋面是清代环台湾海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纳入清军水师巡哨、管控范围。
[Abstract]:As in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China,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Fujian and Taiwan governments not only strictly divided the inland and foreign lands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the court, but also established a more strict system of patrol and sentinel. All the islands and ocean areas near the coast of Taiwan and Penghu Islands (Taiwan Island and Penghu Island) have been brought under the common jurisdiction of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All the islands and oceans far away from Taiwan and Penghu Islands (Taiwan Island and Penghu Island)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foreign ocean, and the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Water Division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patrol.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Taiwan Strait had formed a sea-way network of "two vertical and eight horizontal".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division covers approximately all the water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ocean waters within the sea lanes around Taiwan Island. Taiwan's southern Ryukyu Island, Qixing Rock, the eastern Orchid Island (Hongtou Island), the Green Island (Huozao Island, Chicken Cage in the North, Vase Island, Cotton Island, Diaoyutai, etc.) are used as merchant vessels and fishing boats. The temporary port and the sea surface of the warship or the sea bandit ship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Taiwan sea lanes around the Qing Dynasty, and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patrol and control scope of the naval division of the Qing army.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近海管辖权研究与资料整理”(16AZS008) 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清代内洋与外洋的划分及其管辖权”(ZD201422)
【分类号】:E292;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7年)[J];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01期

2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8年)[J];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01期

3 郭伟峰;台湾交通印象记[J];中国工商;1992年01期

4 方庆秋;一部揭示台湾经济发展全貌的力作——评《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民国档案;1994年01期

5 崔之清,李永刚;1998年台湾经济评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余序洲;台湾对大陆经贸交流政策选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孙大力;;走马观花话台湾[J];百年潮;2008年03期

8 陈谦平;;国民政府战后对台湾的工业接收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09年10期

9 笑蜀;;从平民权利角度看台湾转型[J];炎黄春秋;2012年09期

10 叶生;;美国侵略下的台湾经济[J];世界知识;1954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振良;;略论明清时期晋江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薛军力;徐鲁航;;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高群服;;浅谈台湾传统产业——借鉴和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莫世祥;;台湾开放陆资入台的政策演进[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永郭;;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大陆中小企业的启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刘国深;;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代序[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徐晓望;;论荷据时期台湾市镇的性质[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9 周翔鹤;;日据初期台湾企业形态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惠敏;;台湾标准与验证及其启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啊宽 本报记者 林恒雄 杨宏生;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商机何在[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杜榕;台湾精品18年打造“黄金圣衣”[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漪;台湾名品城:南京的一段“家国故事”[N];新华日报;2010年

4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陆资纾困台湾经济[N];团结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高杨;不应让“反陆”情绪绑架台湾经济[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炜娜;是谁绑架了台湾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本报记者 任成琦;“薪无力”让台湾物价显得“压力山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任成琦;台湾物价“压力山大”[N];团结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孙立极 发自台北;台湾更需要“三通”[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石莹;赵卫;大陆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市场[N];国际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蔡明典;台湾地区信息家电零售业结构、企业营销行为与经营绩效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甘露泽;产业群聚与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高宏华;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Y,

本文编号:1911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11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d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