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中国古代社会官吏文化制度与体制建设——契丹官吏世选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0 12:49

  本文选题:辽朝 + 契丹 ; 参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中国古代的世选制可谓由来已久,契丹的世选制源于契丹军事民主制时期的选举传统,最初是作为辽朝贵族与功臣的一项特权,对辽朝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国后,世选制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并没有因为国家机构的建立而消亡。从其确立到成为一种通行的社会制度,世选制不仅成为皇室外戚贵族集团分工传统与执政之习惯,更是辽朝官吏选任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辽建国前期,世选制较好地顺应了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习惯,最大限度地争取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了选贤与能的功能,为辽初政治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助其迅速崛起。辽朝中后期,随着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世选制已无法为其行政机构提供充足且合格的人才储备,成为辽朝社会发展的羁绊,无疑是促使辽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Abstract]:The system of world election in ancien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Qidan's system of elec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election during Qidan's military democratic system. It was originally a privilege of the aristocrats and meritorious officials of the Liao Dynasty and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Liao Dynas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world election system was constantly adjusted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did not die out becau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 institutions. From its establishment to becoming a popular social system, the system of world election not only became the tradi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habit of ruling, but also became an important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officials in Liao Dynast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founding of Liao Dynasty, the system of world election complied well with the habits of the ancient nomadic peoples in northern China, and to the maximum extent, it won the support of the great families, and brought into play the function of selecting talents and abilities within a limited range. Liao early political stabilit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its rapid ris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Liao Dynasty, with the deepening of feudalization, the system of world election was un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and qualified talents for its administrative organs, which became the fetter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Liao Dynasty, and wa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mise of the Liao Dynas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K2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军;;契丹始祖传说与契丹族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林鹄;;耶律阿保机建国方略考——兼论非汉族政权之汉化命题[J];历史研究;2012年04期

3 杨军;;“变家为国”:耶律阿保机对契丹部族结构的改造[J];历史研究;2012年03期

4 王善军;世选制度与契丹的家族势力[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5 王德忠;辽朝世选制度的贵族政治特色及其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6期

6 吴凤霞;辽代宫廷变乱与其制度的关系[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7 吴凤霞;试论契丹人的世选制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J];廊坊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8 杨茂盛;试论契丹的宗族—家族斗争及其世选制[J];北方文物;1996年01期

9 张博泉;一体与边疆史地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10 张博泉;试论历史上的“一家两国”与“一国两制”[J];史学集刊;198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肖爱民;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涛;;辽太宗二次即位考释[J];北方文物;2017年03期

2 廖寅;;10——13世纪中国历史走向的深度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3 储军军;;蒙元时期的汗位传承——兼论蒙元政权汉化的特征[J];皖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杨军;王成名;;中国古代社会官吏文化制度与体制建设——契丹官吏世选的个案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郭晓东;;20世纪以来契丹族源研究述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谢环环;;辽代夷离毕院官员选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7 李鹏;;“松漠”考——兼论契丹起源地[J];北方文物;2017年01期

8 储军军;;蒙元与满清政权汉化状况之比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9 徐世康;;契丹早期军功世家的考察——以王郁家族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06期

10 陶莎;;《契丹国志》中渤海史料一则钩沉——兼论辽太祖结援高丽[J];学术交流;201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久龙;金代礼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韬;辽代道级行政区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李莹;渤海国及其遗裔的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王欣欣;辽代寺院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张宏利;辽朝部族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范熙fE;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侯震;金章宗明昌进士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王旭东;辽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纪楠楠;辽代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韩仲秋;汉代皇族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军;;释鲁之死考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01期

2 都兴智;;也说“横帐”[J];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3 盖之庸;齐晓光;刘凤翥;;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考释[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01期

4 李艳阳;;契丹始祖奇首可汗事迹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善军;辽朝横帐新考[J];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6 盖之庸;辽耶律宗愿墓志考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03期

7 杨富学;契丹族源传说借自回鹘论[J];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8 郑晓光;契丹小字《耶律永宁郎君墓志铭》考释[J];民族语文;2002年02期

9 杨军;从“别种”看高句丽族源[J];东疆学刊;2002年01期

10 石金民,于泽民;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考释[J];民族语文;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曹显征;辽宋交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陈永志;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凤霞;契丹世选制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2 吴凤霞;试论契丹人的世选制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J];廊坊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3 王善军;世选制度与契丹的家族势力[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4 ;[J];;年期



本文编号:1914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14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