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陕西进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0:13
本文以顺治元年(1644)清王朝宣布科举考试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废除为时间节点,以陕西进士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本研究时段内陕西地区进士的数量及其时段分布、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第一章从清代科举考试与清代陕西科举考试、清代陕西进士三方面阐述了清代陕西科举的社会背景。分析了科举发展对进士的影响,探讨了陕西进士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科举的发展为陕西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进士占了一定比重。但是,清代陕西进士数量较少,在全国排名较低,这也反映了在清朝时期陕西省的整体文化水平落后于其他经济文化大省。第二章阐述了陕西进士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并论述了时空分布的原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家庭条件等,从而分析出清代陕西进士的整体发展格局。政府吏政的好坏直接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进士数量的增减;经济因素在陕西进士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关中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为科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包括社会风俗和当地的文化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士的数量;家庭条件对进士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对于陕西进士来说,这时期官员、业儒已经出现,从而更有利于科举家族的产生。第三章总结清代陕西进士仕宦和政绩。清代陕西诸多政治人物的命运也是因为进士及第而改变,有的陕西进士为一品、二品大员,为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第四章概括了清代陕西进士的文化成就。很多进士在文学方面造诣深厚,不仅政绩突出,文学影响也非常显著。对于关中理学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都起到重要作用。他们注重历史事实,认真严谨,辛勤刻苦,对地方方志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进士在为官或休致期间,深切关注地方的教育,修建书院,聚众讲学,成为一方士子读书入仕的主要途径。清代陕西进士植根于清代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透过清代科举发展,挖掘分析影响陕西进士发展的诸多因素以及进士的仕宦、政绩、文化成就等进行历史书写,尝鼎一脔,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清代社会的世风百态。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9
【部分图文】:
厅、宁陕厅,可见在当时这些区域仍十分落后。为了更直观研究清代朷西进士分逡逑布情况,以作图的形式展现进士在各州府分布。逡逑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陕西进士主要集中在西安府,多达422人,占据总人逡逑数的40%。其次为同州府进士人数为313人,占总人数的29.邋8%,汉中府、兴安府逡逑紧随其后。人数相对较少的为榆林府、凤翔府、商州直隶州、绥德州直隶州、延逡逑安府、悹州直隶州、乾州直隶州、
本文编号:2820587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9
【部分图文】:
厅、宁陕厅,可见在当时这些区域仍十分落后。为了更直观研究清代朷西进士分逡逑布情况,以作图的形式展现进士在各州府分布。逡逑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陕西进士主要集中在西安府,多达422人,占据总人逡逑数的40%。其次为同州府进士人数为313人,占总人数的29.邋8%,汉中府、兴安府逡逑紧随其后。人数相对较少的为榆林府、凤翔府、商州直隶州、绥德州直隶州、延逡逑安府、悹州直隶州、乾州直隶州、
本文编号:2820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2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