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卖官明码标价,高官权贵胆子为啥这么肥
发布时间:2021-09-01 02:49
<正>买官卖官的现象在历史上从未禁绝。元朝晋宗时,开始"入粟补官",也就是把谷物交给官府,用来买官"。入粟"者能获得诸如"茶盐流官"和"钱谷官"的低级职位。明清时期,朝廷卖官被称为"捐纳",无论怎么样,还算克制,买卖的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官和吏员。更往前的宋朝,尽管卖官鬻爵,大都卖的也只是待遇,没有实权。但有个不怕事大的朝代——唐朝——皇亲国戚把卖官做成了生意,因为卖官客流量大,权贵府邸门庭若市,成了自由买卖市场。由此闹出的各种"神操作",为天下笑,亦为今人所不齿。
【文章来源】:廉政瞭望. 2020,(1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卖官生意做大了,家人齐上阵
皇亲国戚公开卖“斜封官”
本文编号:3376133
【文章来源】:廉政瞭望. 2020,(1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卖官生意做大了,家人齐上阵
皇亲国戚公开卖“斜封官”
本文编号:3376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7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