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0:32
本文关键词: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摘要】:茶马互市源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代,衰于清代。历史上茶马互市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各取其需,中原王朝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巩固国家边防,少数民族需要内地的茶消除体内油腻。唐宋以来,茶马分离,但在明代,随着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王朝的建立,明政府通过建立茶马互市管理机构和制定法律制度,开始对茶马互市进行统一的管理,茶马互市的发展盛况空前。 在明代,参与茶马互市的茶可分为三种类型:官茶;走私茶;商茶。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官茶、走私茶、商茶的载体是明代茶马互市,因为这三种类型的茶在明代茶马互市中,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又将明代茶马互市按茶的类型分为三类: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代表着明政府利益;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代表着不合法的民间利益;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代表着合法的民间利益。 纵观明代茶马互市,洪武年间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占垄断地位;洪武末期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产生;洪武三十年,通过纳米中茶,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开始出现,弘治年间通过召商中茶,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开始充分参与茶马互市。从此在明代茶马互市中,出现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和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及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之间即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因此明代茶马互市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而且是巩固少数民族和茶农人心的政治问题,更是协调民、商、政府之间利益的经济问题。 通过研究明代茶马互市,以期对现代国家在管理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和国防事业时,提供历史借鉴。作为现代国家,在管理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和国防事业时,也要协调好民、商、政府之间的利益。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关键词】:茶马互市 官茶 走私茶 商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29;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7
- 第一节 茶马互市的定义和研究范围10
- 第二节 研究主旨和现实意义10-11
- 一、研究主旨10-11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11
- 第三节 学术回顾和存在的不足11-14
- 一、学术回顾11-14
- (一)对明代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的研究11-13
- (二)对明代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的研究13
- (三)对明代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的研究13-14
- (四)对明代茶马互市中马的研究14
- 二、存在的不足14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7
- 一、研究思路14
- 二、研究方法14-17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14-15
- (二)文献分析法15-16
- (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16-17
- 第一章 明代官茶及其官营茶马互市17-68
- 第一节 明代官茶及其官营茶马互市定义17-18
- 第二节 明代官营茶马互市的开创上升期(1372~1402)18-32
- 一、洪武初期明代官营茶马互市中官茶的主要来源基本确定18-19
- (一)明政府收买的民间茶18
- (二)陕西四川茶课和无主茶园的十分之八18-19
- (三)汉中茶课与巡获的走私茶19
- (四)湖南茶19
- 二、洪武年间明代官营茶马互市管理机构及职官制度基本建立19-24
- 三、洪武年间相继出台打击走私茶的法律24
- 四、洪武年间官营茶马互市中相继推行差发马制度和金牌制24-25
- 五、洪武年间明政府因时制定官营茶马交易比价25-28
- 六、官营茶马互市为洪武后期基本解决国防用马做出贡献28-29
- 七、洪武时期的官营茶马互市基本上符合番族和茶农的利益29-30
- 八、洪武末期走私茶开始危及官营茶马互市30-31
- 九、明洪武末期主管官营茶马互市的边吏玩忽职守31-32
- 第三节 明代官营茶马互市的由盛而衰期(1403~1425)32-35
- 一、茶课易马逐年减少32-34
- 二、茶课拖欠及减免和折色影响官茶的来源34-35
- 三、陕西四川攒运茶课停运切断官茶的来源35
- 四、边吏腐败危及明代官营茶马互市35
- 五、走私茶日益危及明代官营茶马互市35
- 第四节 明代官营茶马互市的停滞修复期(1426~1521)35-51
- 一、官茶缺茶和积压交替出现36-45
- (一)明代官营茶马互市中的官茶缺茶的主要原因36-40
- (二)明政府解决官营茶马互市中的官茶缺茶的主要措施40-43
- (三)明代官营茶马互市中的官茶积压的主要原因43-44
- (四)明政府解决官营茶马互市中的官茶积压的主要措施44-45
- 二、金牌制的废止影响明代官营茶马互市中马匹来源45-46
- 三、官茶缺茶和积压导致陕西四川国防缺马骑操46
- 四、明政府在官营茶马互市停滞期解决缺马的主要措施46-48
- 五、杨一清修复茶马事宜48-50
- (一)召商买茶49
- (二)分配马额49
- (三)严禁私茶49-50
- (四)清理茶课50
- (五)整顿养马50
- (六)官茶民运50
- 六、杨一清修复茶马事宜的效果50-51
- (一)有效缓解了茶马司缺茶状况50-51
- (二)有效缓解了陕西缺马的状况51
- 第五节 明代官营茶马互市的改良衰亡期(1522~1644)51-62
- 一、 嘉靖、万历、隆庆、天启改良茶马事宜51-60
- 二、金牌制与勘合制的同异60-62
- 第六节 对明代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的评价62-68
- 一、明政府在官营茶马互市中的机遇62
- 二、明政府在官营茶马互市中的挑战62-68
- (一)对主管官营茶马互市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管理62-63
- (二)对川陕产茶区和西番产马区的管理63-66
- (三)对走私茶和商茶的管理66-68
- 第二章 明代走私茶及其走私茶马互市68-81
- 第一节 明代走私茶及其走私茶马互市的定义68-69
- 第二节 明代走私茶马互市产生和屡禁不止的原因69-71
- 一、明代走私茶马互市产生的原因69-70
- 二、明代走私茶马互市屡禁不止的原因70-71
- 第三节 明政府对走私茶马互市的管理71-79
- 一、明政府在法律上对走私茶马互市的管理71-75
- 二、明政府在实践中对走私茶马互市的管理75-79
- 第四节 对明代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的评价79-81
- 一、明代走私茶马互市的危害79-80
- 二、明代走私茶马互市的有利作用80-81
- 第三章 商茶及其民营茶马互市81-90
- 第一节 明代商茶及其民营茶马互市的定义81-82
- 第二节 明代民营茶马互市产生的原因82-83
- 第三节 明政府在法律上和实践中对民营茶马互市的管理83-87
- 第四节 对明代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的评价87-90
- 一、明代民营茶马互市的危害87-88
- 二、明代民营茶马互市的有利作用88-90
- (一)明代民营茶马互市可以增加明政府的税收88
- (二)明代民营茶马互市参与官茶运输88-89
- (三)明代民营茶马互市充分参与官营茶马互市89
- (四)明代民营茶马互市参与充实边储及军储和赈济灾民89-90
- 结论90-91
- 参考文献91-97
- 后记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燕;试论官营茶马贸易的历史作用和意义[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2 张学亮;明代茶马贸易与边政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郭孟良;;明代茶叶开中制度试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 郭孟良;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何兆吉;杨一清的安边策及其历史价值[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李峰;茶马互市与明代青海货币经济[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7 郭孟良;略论明代茶马贸易的历史演变[J];齐鲁学刊;1989年06期
8 邓前程;;明代“限制边茶以制之”立法及其治藏主旨——以边关将吏和茶商严厉禁约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方广岭;论杨一清经营陕西边备[J];史学集刊;2005年02期
10 邓前程;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J];思想战线;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09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0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