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史记》研究
本文关键词:论苏轼的《史记》研究
【摘要】:《史记》在唐宋古文运动的背景下,成为古文创作的典范,受到古文作家的普遍推崇。然而,陈师道、黄庭坚却提出苏轼"不好《史记》",并对之表示不解。实际上,苏轼与《史记》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微妙的渊源关系,而且对《史记》深有研究:他首次比较详细地解释了《史记》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的深意,从而使道法两家的关系,成为后人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起点;又首次明确提出了庄子对孔子"阳挤而阴助之"的关系,开启了后世"儒道互补"的研究课题;另外,他对《史记》的史实记载,也有一些很有价值的考证和见解。苏轼的《史记》研究,理应在《史记》研究史上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苏轼 《史记》研究 史学史意义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一《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开创之作,几乎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对历代的史学著述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到了唐代,在古文运动的背景之下,经由韩愈、柳宗元的推崇,又确立了它散文典范的崇高地位。自此以后,历代作家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并受到它的无穷沾溉。可是,古代学界却也流行着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天德,张宗福;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周中明;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变过程及其时代特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湘琳;;休去倚危阑——辛弃疾“登楼”心态初探[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智;;改造、“革命”与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语境转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姚亦锋;;关于“风景”相关概念的理解[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曹菊枝;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4 胡大海;《史记》论赞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5 冯巩;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7 王美钦;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8 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9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10 汪洁;闽台宫庙壁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靖华;一部超越古今的新编年谱——评孔凡礼的《苏轼年谱》[J];惠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洪亮;;“此心安处是吾乡”——“东坡”名号考[J];创作评谭;1997年03期
3 马斗成;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经济生活试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4 眭达明;;古代秘书任免逸闻(五)[J];办公室业务;2008年11期
5 谢飞;;苏轼与王恲诗文考[J];文物春秋;2010年03期
6 夏毅辉;;从苏轼的人口论看北宋人口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05期
7 粟品孝;《历代世变》非苏轼所作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吕培成;陕西司马迁研究会的《史记》研究活动[J];文学遗产;2004年04期
9 刘冬颖;在超越与探索中行进——评张强教授的新著《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J];学术界;2005年03期
10 李家发;当代《史记》研究的发展趋势[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近10多年来美国的《史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兴华;贬谪:文人的精神超越[N];宜春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方文国;《文史哲》刊文挑战冯其庸“项羽不死于乌江”有新说[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记者金辉;中国《史记》学会第八届年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邹绵绵;“坚信”与迷信[N];中国文物报;2009年
6 采访人:韩晗(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受访人:艾朗诺(美国汉学家);汉学家艾朗诺:“学术翻译要加倍小心”[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淑燕;梁玉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卜鑫;从《史记评林》看明代学者的《史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月霞;士人身份的分裂[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张自然;《史记志疑》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潘月;唐宋八大家与襄阳考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753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5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