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儒生的被杀看西汉儒学与王权的矛盾
发布时间:2017-09-13 03:47
本文关键词:从西汉儒生的被杀看西汉儒学与王权的矛盾
【摘要】:儒学第一次与理想中的大一统王朝秦朝相遇,就遭遇了“焚书坑儒”命运,这对儒生是个不小的冲击。虽然如此,但是秦朝政府仍然任用儒生,吸纳儒家学说,儒学并没有在秦朝中断。到了汉朝,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儒学的地位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儒生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义利观念由从重于义发展为重于利;经书和皇帝的好恶则成为了西汉儒生入仕的主要途径。虽然儒生尽力附庸王权,但是儒生的命运却也沉浮不定,动辄被杀。他们的被杀方式有族、腰斩、弃市、被迫自杀等。其被杀的具体原因各异,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位:韩延寿、萧望之和京房,介绍他们的生平并简要分析他们被杀的原因。通过分析这三位被杀儒生的原因,从而引出了西汉儒学与王权之间的矛盾:一是因为西汉儒生坚持先秦儒家的“道”而触犯了王权,导致其被杀。西汉儒生坚持“道”的方式有两种:犯言直谏和灾异评论时政。二是西汉儒学的神学化的弊端与君权之间的矛盾。西汉儒学神化的方式是五行灾异和五行运数,这两种学说自身本来就有问题,在借助神权来限制王权时,不可避免地与西汉专制王权发生矛盾,而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儒生的被杀。
【关键词】:儒生 儒学 被杀 矛盾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8
- 绪论8-14
- 一、选题的意义8
- 二、学术回顾8-11
- 三、本文研究的主题11
- 四、研究方法11
- 五、选题的可预期性成果11-14
- 第一章 西汉儒生的命运14-36
- 第一节 秦朝儒生的命运14-17
- 第二节 西汉儒生的命运17-36
- 第二章 西汉被杀儒生概况36-48
- 第一节 西汉儒生的被杀方式36-38
- 第二节 被杀儒生的个案分析38-48
- 第三章 从被杀儒生看西汉儒学与王权的矛盾48-62
- 第一节 西汉儒生坚持先秦儒家的"道"与王权的矛盾48-56
- 第二节 西汉儒学神学化的弊端和矛盾与王权的矛盾56-62
- 第四章 小结62-64
- 参考文献64-66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6-68
- 致谢68-70
- 个人简历70-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久;于斌;;儒学神化与西汉君主专制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徐先兰;;萧望之政治失败原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申波;;论汉帝国政府的儒家化转向[J];江淮论坛;2007年01期
4 刘蓉;论西汉的自杀现象[J];晋阳学刊;2005年01期
5 李岩;;从汉代经学的兴衰看汉儒的价值追求和人格转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7期
6 梁韦弦;;京房之学与京房之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张保同;;略论两汉士大夫的异同[J];史学月刊;2006年09期
8 臧知非;“义不讪上,智不危身”发微——董仲舒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儒生的人格蜕变[J];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郝建平;论西汉良吏韩延寿[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彭卫;论汉代的自杀现象[J];中国史研究;1995年04期
,本文编号:841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4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