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权与弱势:中国古代老人的双重身份研究
本文关键词:强权与弱势:中国古代老人的双重身份研究
【摘要】:老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集弱势与强权于一身的特殊群体。因为弱势,而被给予诸多优恤;因为强权,又被赋予多种责任。在孝道文化的传承与敬老政策的引导下,老人成为传统社会中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老人 强权 弱势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老人属于一个“特权”阶层,这种特权来源于孝道文化的传承与敬老政策的引导。当然老人特权的获得不只是依赖于年龄因素,更是阅历、功德积累的结果。他们所拥有的经验、责任、身份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又会转化成权威、教化、训诫甚至“惩处”等实际功能。作为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克生;明代私阉之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杨国宜;略论《道德经原旨》的皇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郑颖慧,谢志强;略论宋代法官审判活动之法律责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韩光辉;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8 顾永新;日本传本《古文孝经》回传中国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元;论经学与西汉时代的知识分子[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10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姚永辉;;朱熹、吕祖谦关于《诗经》的四大论辩平议[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冯俊杰;;太行雩祭取水仪式及谢雨演剧民俗考[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霍建瑜;;执“竹竿子”者称谓及服饰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王立子;宋本《伤寒论》刊行前《伤寒论》文献演变简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7 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陈雷;清代狱政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3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任志强;试论明清时期产权的共业形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6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7 周益;论宋代文官制度充分发展的三大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聂心蓉;马致远杂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炳涛;清代发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武兴芳;论元曲神仙道化剧与隐居乐道剧中隐逸思想的同异[D];山西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燕;八四方年少 老干发新花——刘海粟教授及其画展[J];美术;1980年03期
2 颜定;论白石老人的篆刻艺术[J];美术;1980年07期
3 崔锦 ,孙宝发;从“四王”的作品中借鉴些什么[J];美术;1980年08期
4 万青力;儿童的眼睛 老人的手——记美国留学生方家模[J];美术;1980年09期
5 景捷升;要为四化“擒蛟龙”[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王德华;访巴尔扎克故居[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7 莫拉顿·奥尔扎卡 ,张冠尧;儿子[J];译林;1980年02期
8 查尔斯·詹姆士·利弗 ,李小龙;康·克赖耿的遗产[J];译林;1980年04期
9 孙致礼 ,雪莉·杰克逊;抽签[J];译林;1980年04期
10 左玉堂;怒江采风散记[J];思想战线;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生龙;;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毛泽东早期的文艺美学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2 辜仕梅;吴克云;;宋庆龄与人权保障[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3 林兴发;;试论权力道德失范的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章国锋;;关于“文明冲突”的话语理论透视[A];“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卢翎;;走进历史的深处——论杨显惠“夹边沟”系列小说[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6 丁及;;论国际世界语运动的十大变化[A];湖北省世界语言协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胡鸿;;从“天人合一”谈绿色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2004年
8 何彪;;关于“强权行政”“暴力行政”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志扬;;“知其白守其黑”——“主从伦理”之政治秩序掩盖了什么?[A];“现象学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徐诚;;儒学: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A];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启群(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全球伦理,,可能吗?[N];中国艺术报;2000年
2 金一南;朝韩会晤能否影响亚太格局演变[N];解放军报;2000年
3 黄晴;“无赖国家”论悄然变调[N];人民日报;2000年
4 陈昭;申办·实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闵智亭;建设和谐美好的人间仙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小芸;新经济与旧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0年
7 邹汉明;理性与疯狂[N];文学报;2000年
8 张天林;太平天国运动是积极的吗?[N];文艺报;2000年
9 ;中国: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古今;贪官“五怕”[N];西藏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新新;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明;塔利班的兴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振明;变动国际结构中的国家权力主导性[D];复旦大学;2003年
4 娄伟;资本话语权"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亚敏;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舸;冷战后美国霸权战略与世界格局走向[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2 刘慧苹;强权与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伯军;戴高乐平衡外交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代峰;理论和现实二维中的价值“多元”与“一元”[D];华侨大学;2003年
5 赵锐玲;伍德罗·威尔逊理想主义学说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6 孙志超;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起源及动因分析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高程;从货币和制度的角度看西方世界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刚;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互动关系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9 董莉莉;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D];福州大学;2004年
10 肖卫华;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45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4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