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3:25
本文关键词:《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事忠告》 张养浩 行政伦理思想 现实价值
【摘要】:我国现代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应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在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行政伦理理念的同时,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行政伦理思想,自主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元代张养浩的《三事忠告》是一部蕴含了丰富行政伦理思想的经典佳作,由《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三部书汇编而成,是张养浩出任地方县令、御史及参议中书省事时,根据自身从政经历编撰而成,是一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政论专著。 基于行政伦理视角,本文以《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渊源为切入点,围绕行政伦理观、行政主体道德养成、以德施政三方面对《三事忠告》蕴含的行政伦理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三事忠告》的行政伦理思想,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挖掘具有现实价值的思想内容,以期对我国现代行政伦理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三事忠告》 张养浩 行政伦理思想 现实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7;B82-0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 张养浩及其《三事忠告》7-8
- 二、 基本概念界定8-10
- 三、 选题目的及意义10-11
- 四、 研究现状及方法11-14
- 第一章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形成14-24
- 第一节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14-18
- 一、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的历史时期14-15
- 二、 元中期政局混乱、官吏腐败日趋严重15-16
- 三、 张养浩入仕为官的从政经历16-18
- 第二节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18-22
- 一、 儒家思想的承袭18-21
- 二、 道家思想的兼容21-22
- 本章小结22-24
- 第二章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体系24-45
- 第一节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观24-32
- 一、 “不守廉,是不自爱”的廉政观念24-27
- 二、 “治官如治家”的勤政意识27-30
- 三、 “各守涯分”的同僚相处之道30-32
- 第二节 《三事忠告》行政主体道德养成说32-37
- 一、 “善自修”是关键33-35
- 二、 “风宪”示教为辅35-37
- 第三节 《三事忠告》以德施政论37-44
- 一、 “博施兼善”的施政理想37-39
- 二、 “举天下之贤”的施政保障39-42
- 三、 “宣化”、“慎狱”的施政方略42-44
- 本章小结44-45
- 第三章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评析45-59
- 第一节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的时代局限45-47
- 一、 宣扬“纲常”、“尊卑”的封建伦理观45-46
- 二、 崇尚“天命”、“鬼神”的唯心主义论46-47
- 第二节 《三事忠告》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47-58
- 一、 树立行政人员“禁家人侵渔”的廉政观念47-50
- 二、 倡导公职人员“悉心询访”的勤政精神50-52
- 三、 强化行政领导“敢于负荷”的责任意识52-54
- 四、 确立“公天下之心,举天下之贤”的用人思想54-56
- 五、 以“各安其分”构建行政组织和谐的人际关系56-58
- 本章小结58-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荣海,佟福玲;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与现代行政伦理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李沛儒;试论张养浩的廉政思想——读《三事忠告》[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3 李德明;论张养浩的吏才思想[J];吴中学刊;1994年03期
4 王凤杰;论孟子"居仁由义"的思想对张养浩的影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5 陈松柏;张养浩人格说略[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高振杨;刘祖云;;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现代转换的三重指向[J];领导科学;2010年05期
7 王星琦;从张养浩的散曲创作看其人格美[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8 赵其钧;;论张养浩的自我意识[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挺拔;;《三事忠告》的廉政思想[J];领导科学;1989年09期
10 李清怀,张亚灵;从《三事忠告》谈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J];领导之友;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赵川东;[N];人民日报;2002年
2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曹建明;[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章军;[N];人民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957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573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