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南运河流域水环境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元明清时期南运河流域水环境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运河 水环境 地理布局 农业生产环境 特产 民风特色
【摘要】: 元明清时南运河流域水环境发生改变。一方面,政府和民众通过开渠凿河,改善了水环境;另一方面,地形复杂、地下水上升、排水不畅和湖沼缩小,使水环境不断恶化。受战争、变乱和自然灾害的侵扰,当地在元初已由核心区转变为边缘区,故水环境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当地产生了影响。 从自然影响来看,在水环境影响下,当地出现沙碱土,且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沧州盐碱地扩展迅猛,故民众多参与治理;农业环境日趋恶化,适沙碱作物未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分布不均导致流域内洪涝灾害加重,民众耕作化为乌有。故当地官民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加工农牧原产品,形成了地方特产,丰富了物资交流,巩固了农业之本。 从人文影响来看,当地的人口民族分布与社会文化风貌发生了改变。经济发展和政府经营,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和外来移民,削弱了环境承载能力;此外,相关社会纠纷不断出现,政府缺乏应对措施;民风由以崇文为主导,转变为以尚武为主导,从此改变了戏曲风格、兴起了市井文化、浸染了伊斯兰风尚。 总之,水环境作为影响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重要因素,与南运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相辅相成。
【关键词】:南运河 水环境 地理布局 农业生产环境 特产 民风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K247;K249;X5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绪论7-14
- 一、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7-8
- 二、概念与时空界定8-10
- 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0-14
- 第一章 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水环境变迁14-35
- 第一节 元代以来南运河流域水环境的恶化14-22
- 第二节 南运河流域特殊水环境变迁的原因22-29
- 第三节 水环境变迁对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概述29-33
- 小结33-35
- 第二章 水环境影响下的沙碱土壤的形成、分布与社会影响35-53
- 第一节 当地沙碱土壤的形成原因35-38
- 第二节 河流沿岸沙碱土壤的伴生及官方的治理政策与实践38-43
- 第三节 沙碱土壤在当地的地理分布43-47
- 第四节 个案研究:清代沧州水环境视野下的沙碱土壤47-52
- 小结52-53
- 第三章 水环境影响下的农业生产环境及其特产的生产与运销53-78
- 第一节 运河区域内部农业生产环境的嬗变53-62
- 第二节 当地农业、手工业生产及其特产的形成与发展62-71
- 第三节 当地特产的运销路线、范围及其衰落71-77
- 小结77-78
- 第四章 水环境影响下的人口、民族的构成变迁及其社会纠纷78-93
- 第一节 当地人口、民族构成变迁的背景与影响要素78-83
- 第二节 当地人口的构成、分布与多民族的陆续迁入83-89
- 第三节 水环境与县际社会纠纷关系探微——以沧州与东光间个案为例89-91
- 小结91-93
- 第五章 水环境影响下的民风特色与文化硕果93-107
- 第一节 水环境的变化与尚武民风的兴起93-97
- 第二节 尚武风气的加强与自然人文要素探微97-101
- 第三节 当地市井文化的萌发及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01-105
- 小结105-107
- 结论 运河水环境与南运河流域发展的相关因素探微107-109
- 参考文献109-120
- 附录120-125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磊;;运河日记[J];青年文学;1999年08期
2 谢天伟;南运河畔的星火播种人──记静海县独流镇第二小学科技辅导员徐自然[J];天津教育;1994年Z1期
3 李蔚;;百里运河话今昔[J];青年科学;2010年04期
4 ;南运河泊津民船劳资集体合同工作报告[J];天津政报;1950年14期
5 ;河北沦县肖家楼出土的刀币[J];考古;1973年01期
6 ;石家大院[J];天津政报;2004年07期
7 吕洪年;;异彩纷呈的南运河水上灯会[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8 姜滇;;沉湖——话说南运河系列[J];滇池;1996年12期
9 古耜;;水乡历史的文化探照——读姜滇的《话说南运河》系列小说[J];滇池;1996年12期
10 王金海;夏增江;;运河船号[J];文史精华;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铮;;保护海南乡村小流域水环境[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2 卢俊辉;王世进;;论我国流域水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以风险防范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岳有来;;流域水环境潜在环境风险识别和防范及其污染监控预警体系的建立[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国录;朱森林;;流域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几个关键性问题[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正茂;夏广亮;安瑞强;王玮晶;吕宪国;;安邦河流域水环境修复方案研究[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6 周梦雷;彭小思;;汉北河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郭金龙;;在全省污染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开琦;刘飞;;完善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9 吴爱琴;董杰;张菊;陈诗越;;山东水源地生态安全问题与对策[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10 赵婷婷;李秋艳;陆丽巧;闫刚;李定龙;张文艺;;漕桥河小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污染分析[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陆旭升;东阳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稳步推进[N];金华日报;2010年
2 詹国兵;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N];闽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斌 实习生 黄朝香 魏坤燕;要让清流入黔中[N];贵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新民;南运河“全身”整容[N];天津日报;2006年
5 龚义龙;污浊化去 碧水轻流[N];沈阳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赵建平 赵洪涛;保护长江流域水环境刻不容缓[N];中国水利报;2009年
7 赵雪银;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太湖记者站提供;太湖局:让太湖明珠再现碧波美景[N];中国水利报;2010年
9 刘颖 何文晖 徐暖;九月南运河 变身生态区[N];天津日报;2006年
10 勾晓峰 李佳鹏;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隐患不小[N];经济参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晓萌;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刘丽;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金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霍雨;鄱阳湖形态特征及其对流域水沙变化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彭澄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范良千;流域非点源贡献率核定及总量负荷分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袁群;航运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损失价值量化及调控政策机制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9 刘占良;青岛市重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李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多尺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亮;元明清时期南运河流域水环境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左悦;沈阳市南运河水系的水环境污染调控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翟f,
本文编号:981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