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呼图克图制度对青海地区民族、宗教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6 08:24

  本文关键词:论呼图克图制度对青海地区民族、宗教关系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呼图克图制度 青海 民族关系


【摘要】: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偶边缘,是连接西藏、新疆与内地的重要纽带。青海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境内除汉族外,有42个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共存。是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缩影。由于青海地区所具有的战略位置,“历代中央王朝无不把经营青海作为安定边陲的施政方略”。清王朝建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当时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民族与宗教政策;期间虽有少许动乱但清王朝仍能屹立于东方世界近三个世纪,可见其民族、宗教政策的成功。 在清代各政策中最为重要而又缺乏后世研究的是呼图克图制度,大多数专注于清代藏事研究的学者将呼图克图制度划于清代治藏宗教政策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一笔带过。笔者认为呼图克图制度不仅仅是宗教政策中的一例,而且是清代民族政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谓是,集民族、宗教政策于一身。青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基础,民族分布等原因成为诞生驻京呼图克图最多的地区,“青海地区向有‘八大驻京呼图克图’之说”;该地区成了这些呼图克图展示其学识才华、政治远见的舞台,故笔者将青海地区作为一个点来切入,分析呼图克图制度对该地区的民族、宗教关系的影响,进而折射出该制度对整个清朝民族、宗教关系的影响。研究呼图克图制度对青海地区民族、宗教的影响,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反观历史、借鉴历史有利建设青海和谐的民族、宗教事业。 (二)、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由于学术界缺乏呼图克图制度与青海地区民族、宗教关系的之间的关系研究,本论文就该问题“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该问题的讨论。 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清代藏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也是相当可观。对于作为清代治藏政策中颇为重要的呼图克图制度,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够完整、不够系统,尤其是这一制度对青海地区的影响研究可谓是学术荒地。如专门研究清代治藏政策的专著《清代治藏政策研究》也将这一制度列为清代治藏宗教政策中“扶植黄教、优渥喇嘛”的一个小部分来对待,没有专节论述。有些研究呼图克图的学者也仅仅以某一呼图克图世系作为个案来研究,如邓建新博士的《章嘉呼图克图研究》,较为详尽地论述了章嘉呼图克图世系以及各世章嘉活佛的历史贡献,章嘉呼图克图为何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等,对呼图克图研究来可谓是一部“拓荒之作”,但由于其侧重点和切入点在章嘉呼图克图世系上所以没有将呼图克图作为一个影响全清政局的制度来论述。 从这些学者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对于呼图克图的研究,相关研究专著虽将其作为清代治藏宗教政策来论述,但没有做详尽的论述。对这一制度为当时社会所发生的作用挖掘不够;论文则多以章嘉呼图克图世系为个案来分析,未将呼图克图作为影响整个清代全局的制度来研究。 本论文分六个章节来论述。绪论部分就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论文的不足和创新点做了简要介绍。第一章中对“呼图克图”的释义和呼图克图制度的由来做简单论述,在文中的比重不会太大。在第二章中笔者将通过青海地区的地理位置、社会基础来追述格鲁派在青海地区的传播,以及青海诸呼图克图世系。第三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在论文中占很大的比重。在此章中笔者将在第二章历史叙述的基础上,将一些青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呼图克图制度联系起来分析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给青海地区民族、宗教关系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中叙述民国时期青海诸呼图克图的一些事迹来反映呼图克图制度的演变。总结部分中,笔者对固始汗进藏等历史事件和呼图克图制度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因为本文是将呼图克图制度作为重点来论述的,故青海诸呼图克图的生平事迹在文中是作为个体案例来分析的。
【关键词】:呼图克图制度 青海 民族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D691
【目录】:
  • 摘要2-5
  • 外文摘要5-10
  • 绪论10-14
  • 第一节 选题意义10-11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与概念界定11-12
  • 一、研究动态11-12
  • 二、概念界定12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理论梳理12-13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13-14
  • 第一章 呼图克图制度的由来14-25
  • 第一节 “呼图克图”名称考释14-16
  • 第二节 呼图克图制度产生的政治、历史背景16-20
  • 第三节 呼图克图制度的由来20-25
  • 一、藏族僧侣参政的历史渊源20-22
  • 二、僧官制与呼图克图制度22-25
  • 第二章 青海诸呼图克图系统25-36
  • 第一节 格鲁派在青海地区的传播与青海诸呼图克图25-30
  • 一、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早期传播发展25-26
  • 二、格鲁派在青海地区的迅速传播26-29
  • 三、青海诸呼图克图29-30
  • 第二节 青海驻京呼图克图30-33
  • 第三节 青海驻京呼图克图世系简表(见表1-1)33-36
  • 第三章 呼图克图制度与青海地区政治、宗教间的互动36-55
  • 第一节 呼图克图制度与清代青海地区的政治局势36-50
  • 一、呼图克图制度与和硕特蒙古南迁青海37-45
  • 二、呼图克图制度与罗卜藏丹津反清45-50
  • 第二节 呼图克图制度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50-55
  • 一、青海诸呼图克图调解社会矛盾,力劝蒙古各部归附清朝50-52
  • 二、呼图克图制度对青海格鲁派的影响52-55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呼图克图制度在青海地区的演变55-61
  • 第一节 青海诸呼图克图与民国55-57
  • 一、民国时期的青海藏传佛教55-56
  • 二、青海诸呼图克图积极赞同共和56-57
  • 第二节 呼图克图制度在青海地区的演变57-61
  • 一、“上下枢纽”作用的持续57-58
  • 二、非格鲁派呼图克图的出现58-59
  • 三、青海诸呼图克图职权的削弱59-61
  • 结束语:呼图克图制度是政治与宗教的完美结合61-65
  • 参考文献65-69
  • 藏文文献65-66
  • 汉文文献66-67
  • 学术论文67-69
  • 附表1—2:青海诸京外呼图克图世系简表69-70
  • 附表1—3:青海诸诺门汗世系简表70-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贺其叶勒图;藏传佛教呼图克图职衔考释[J];中国藏学;1997年03期

2 蒲文成;;东科尔活佛系统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北渐蒙古地区[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杜常顺;清代青海蒙旗人口与经济问题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邓建新;;论藏传佛教章嘉活佛系统的社会功能[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2期

5 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4期

6 蒲文成;;宗喀巴大师与却藏活佛系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马成文;;国内章嘉活佛系统研究概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981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1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