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国家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2-16 03:34

  本文关键词: 规范 价值 国家制度价值标准 人性 社会发展规律 出处:《学习论坛》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家学就是关于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科学,因而全部对象都是从这个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推演出来的。上卷《本性论》就是对"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界说、国家起源、国家类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性定律。中卷《价值论》就是对"前提2:国家目的如何"和"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以及"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制度价值标准体系,并用以衡量各种类型国家制度——各种民主制与非民主制以及各种私有制与公有制国家制度——之价值。下卷《实现论》就是对"结论 2:好国家制度如何实现之条件"的研究,主要研究民主与共产主义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及其所由以构成的五个命题,能够推导出国家学全部对象,因而可以称之为"国家学公理"。这样一来,国家学不仅因国家制度好坏关系到每个人最大利益而堪称价值最大的科学,而且是一门可以公理化的跨学科科学。
[Abstract]:State science is the science of value about the good or bad of the state system, so all the objects are derived from the formula derived from the value of the country's system. "the Theory of Nature" is a study of "premise 1: what is the State's fact?" Mainly study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ate, the origin of the state, The Theory of value is a study of "premise 2: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country" and "premise 3: how the country should be" and "conclusion 1: the good or bad of the national system". It mainly studies the value standard system of national system, And it is used to measure the value of various types of national system-various democratic and non-democratic systems, as well as various private and public ownership systems. The next volume of the Theory of realization is the study of conclusion 2: how to realize a good National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democracy and communism. The formula for deducing the value of the state system and the five propositions it consists of can deduce all the objects of state learning, so it can be called "the axiom of state learning". The science of state is not only the most valuable science, but also an axiomatic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婷婷;;论公共管理的伦理实现[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1期

2 赵波,赵振寰;互联网对政治舆论传播的影响及治理对策[J];学海;2002年06期

3 尹业初;历代人性论及其现代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友谊,卢彭;对正义的哲学反思[J];理论月刊;2004年12期

5 赵静;代国锐;;论程序民主与政治合法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6 石黄慧;;规范与控制行政契约优益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胡昌平;;一场尴尬的文艺论争——简论人性、人道主义讨论[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8 陈佑武;;人权本原的“人性”论——简论李步云先生的人权本原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9 王素玲;;从最好的生活方式到最好的政体——亚里士多德的乌托邦思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吴昕瑾;;论德治实现的可能性——基于对人性的认识[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特里·伊格尔顿;袁新;;甜蜜的暴力:悲剧的理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2 任文利;;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话语:儒家性善论的重新解读[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 王新喜;制度怎样决定和影响人性?[N];长江日报;2007年

2 李伟迪 曾惠燕;法治与人性[N];光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飞岸;中国传统的“仁”“侠”精神不能丢[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陈林;NGO治理:寻找崇高人性与谋利冲动间的平衡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潘叔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N];福建日报;2006年

6 国际政治文化研究学者 和静钧;胚胎与国体[N];中国经营报;2008年

7 陈明;重提传统:金融风暴里的思考或遐想[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N];铁岭日报;2007年

9 [美]马歇尔·萨林斯邋罗杨;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文化和人性[N];文汇报;2008年

10 吕晓莉;三十年国人观念十大变化(上)[N];天津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昭武;行政权力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再春;制度文明的基础[D];湘潭大学;2005年

2 田亚辉;先秦儒家天道观的政治哲学论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岱;“理性”的政治及其批判[D];山东大学;2006年

4 程昭;人性、契约、国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段芳;理性主义英雄史观[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薛晴;1978-1984年我国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争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8 任永刚;论弗罗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健全社会的设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裴晓丽;论现代性的合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4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14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