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及其分析方法的演进评析
本文选题:结构主义 切入点:宏观分析 出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构主义因超越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视角而受到重视,但它因忽视了能动性而一度受到严厉的批评。在回应这种批评也即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它出现了一种发展趋势及两条发展路径:一种趋势是它超越结构主义的局限而力图展现出结构与能动的关联性;一条路径是从宏观分析到新历史制度主义,它以缩短研究时限,限定制度问题,压缩思考范围来增强解释力,并在相当程度上处理了结构与能动的关系;另一条路径是在宏观分析中处理结构与能动之间的关系。从方法论上来看,它力图通过制度来进行科学主义与阐释主义的结合。这种结合强调分析性选择和叙事性建构之间存在着强关联性,强调要在对案例进行系统建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工,以便进行系统的比较。
[Abstract]:Structuralism is valued for transcending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but it was once severely criticized for ignoring initiative. In response to this criticism, that is, its own development, It has emerged a development trend and two development paths: one is that it surmounts the limitation of structuralism and trie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dynamic, the other is from macro analysis to new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which shortens the time limit of research. Limiting the system problem, compressing the scope of thinking to enhance the explanatory power, and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initiative to a certain extent; another path i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initiative in macro analysis. It tries to combine scientism with hermeneutics through institu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analytical choice and narrative construction, and emphasizes the processing of cases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systematic comparis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比较政治学理论跟踪研究”(项目编号:11ZS165)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谭智奇;廖顺余;冼平芳;;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刁铭玉;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静;侯静晶;;论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2 周荣;;结构主义的兴衰[J];理论界;2006年01期
3 夏澈;;略论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J];经济师;2006年06期
4 步朝霞;;形式作为内容——论文学的自我指涉性[J];思想战线;2006年05期
5 商宏伟;;论反垄断法中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分野与融合[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肖敏;;论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及其发展变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胡佳;;浅议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方法的选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王公龙;;国际体系的稳定、变革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田益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浅析[J];传承;2008年06期
10 魏佳妮;;天上人间——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陈凯歌与贾樟柯电影作品比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娜;申继亮;;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发展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樊士德;;结构主义经济学研究动态述评与中国经济结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尚意;;乡村公共空间的结构主义分析——以河北唐山乡村公共空间转移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洪军;金鑫;张其林;;当代高技派建筑的结构表现[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谢维扬;;传说、结构主义与历史——[美]S·艾兰:《世袭与传贤》读后[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6 陈玉珍;;英语学习词典的结构主义解读[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尚意;吴莉萍;王策;;都市更新中社区社会网络变迁的结构主义分析——以北京西单南太常社区整体搬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蒋建平;;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的宏观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陆德林;;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凸现[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罗左毅;;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因素导入机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圣中;历史制度主义怎样“重新发现了制度”[N];学习时报;2009年
2 陈太胜;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N];文艺报;2000年
3 杜小真;当思想变成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牛锦霞;浅谈读者与编辑的能动性[N];中华新闻报;2001年
5 张瑞海;从结构主义理论看我国经济发展前景[N];河北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静;普查难题与公民的能动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7 纪 宏;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宏观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李蕴涵;国债风险的宏观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本版编辑 同济大学 高宣扬 复旦大学 莫伟民 佘碧平;福柯:一个令人无从捉摸的人物[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梁怡;“结构主义”成就了发展经济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刚;基层政治变迁中的权威、自主与制度[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牟岩;中国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宏观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3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复旦大学;2003年
4 靳莹;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健;文化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陈龙;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金辉;理解马克思[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勇波;垄断控制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杜社娟;从结构到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明;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谢华杰;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林译《黑奴吁天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安峰;论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志学;国际社会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反垄断法基本原则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车荣晓;《西游记》的叙事结构分析和悲剧主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俊营;结构主义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程孟利;不同范式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业俊;索绪尔语言哲学与相对主义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92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9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