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3-10 15:02

  本文选题: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 切入点:范式 出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内涵外延、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研究特点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新的学术气象,同时也存在诸如跨学科整合、研究不均衡、学术性不强、研究成果碎化、缺乏整体感与计划性等问题。在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中,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认同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各级政权运作机制、互动模式的发掘,现有研究成果及学术发展历程的总结,中国当代政治史的学科定位等问题,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history in China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t has shown a new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extension, development process,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uneven research, weak academic nature, fragmentat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lack of a sense of unity and planning, etc.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s' political thought research, political culture, etc. Such issues as the expansion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political identity and other research field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political power at all levels,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active models, the summary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the subject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etc. It is possible to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histo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正华;;中国当代政治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前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2 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茅海建;;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J];史林;2006年06期

4 和卫国;;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反思[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1期

6 王海燕;宋馥香;;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严石;;历史的轨迹 改革的启示——简评《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J];出版工作;198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陈联俊;;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的现代性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朱从兵;;时代与史学流品[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王达三;中国传统学术视阈中的历史与历史哲学[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冯瑶;;从《中国历史研究法》看钱穆对治史中“通”的强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9 何轩;;寻找理性经济行为的逻辑新起点——试论中国传统伦理下的中庸理性经济人[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10 谭泽明;;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法的创新路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马爱杰;现当代我国民族乡村政治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琴;胡宏“知言”哲学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3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马德权;夏燮《明通鉴》论赞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守金;中国传统文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6 韩毅勇;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牛宣岩;阮元的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永亮;钱穆的中国史观[D];西北大学;2011年

9 章友彩;《国色天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崔志军;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里峰;;土改与参军:理性选择视角的历史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2 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3 李里峰;;“运动”中的理性人——华北土改期间各阶层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J];近代史研究;2008年01期

4 陈勇;学科交叉、比较研究与世界史新态——当代世界史研究略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01期

5 程kW;社区精英群的联合和行动——对梨园屯一段口述史料的解说[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6 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7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8 李里峰;从“事件史”到“事件路径”的历史——兼论《历史研究》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9 于沛 ,王子今 ,张国刚 ,杨念群 ,杨奎松 ,沈志华 ,罗志田 ,茅海建 ,赵世瑜 ,徐蓝 ,桑兵 ,阎步克 ,彭小瑜 ,葛兆光 ,虞和平;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J];历史研究;2004年04期

10 高王凌;;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J];史林;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军;[N];光明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交易政治学的兴起及其两个范式[J];理论与改革;2005年03期

2 康红蕾;;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解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马超;;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刘兵;刘伟;;《正义论》作为政治哲学范式的三层意蕴[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战略与管理;1997年05期

6 ;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变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袁蓓;行政管理发展与其范式变革——效率与价值[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8 胡辉华;董建新;;论行政伦理研究范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顾光海;;公共行政研究范式的竞存[J];理论月刊;2008年02期

10 刘闽;顾光海;;继承与创新: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与竞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4 杨胜生;;亨廷顿:预言家还是西方中心论者[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喻剑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安东尼奥·内格里;赵伟;;寻找联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8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9 喻剑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10 魏红英;黄石旺;;混沌理论的前沿性及其对公共行政的贡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 李风华;政府职能不全都是公共服务[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秦德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N];学习时报;2003年

3 世经政所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万书 蔡又晴 整理;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主流学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访学于普林斯顿大学 应奇;从“西化”到“化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梁捷;“观念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李之洋;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价值[N];光明日报;2000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赵银亮;多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翻译家 孙传钊;列奥·施特劳斯与汉娜·阿伦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刘淡 北京大学哲学系;对民主化历史的新诠释[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克学;现代社会主义观探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益青;以文化看待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3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丽霞;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逊;皮埃尔·勒鲁平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传杰;文化视野中的行政学理论本土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洪建设;试论公共行政的菱型结构范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滇波;两种理性范式的正义观[D];华侨大学;2011年

6 戴扬;政府决策权力机制优化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艳萍;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菲利浦(Philippe Werner-Wildner);新自由主义范式及其社会挑战[D];吉林大学;2013年

9 江晓曦;探析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93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93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