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类分思维与战国精神——兼论五行八卦模式的专制主义本质

发布时间:2018-03-11 10:23

  本文选题:战国 切入点:五行 出处:《文史哲》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天下秩序的探索、规划和想象是战国时期的统治者及其理论家实践与思考的重大课题,其主要内容是以天道为依据,以王权为原点为世界植入网格,赋予条理。这体现在建设和强化王权的社会实践领域,体现在时人关于完美秩序的理想和想象中,也体现在观念对抽象名物的类分与归纳中。以"以类行杂,以一行万"为旗帜的类分类推思维方式建构的不仅是观念世界的秩序,也是生活世界的准则;作为宇宙秩序之模拟机制的八卦与五行模式则直观地体现着天道秩序的严正之美,并把一种来自绝对中心的有机秩序的观念播植到人类生活的每个层面。作为专制王权的盟军,这种思维方式同专制王权一起,体现了战国这个冷酷无情又乐观向上的铁血时代之精神。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planning and imagination of the world order are important subjects for the rulers and their theorist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ir main contents are based on the Tao of Heaven and the origin of Wang Quan as the world planting grid. This is embo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Wang Quan's field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ideal and imagination of the perfect order of the people of the time, and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abstract thing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ushing mode of thinking under the banner of "one line of ten thousand" is not only the order of the idea world, but also the criterion of the life world; the gossip and the five elements model, which is the sim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smic order, intuitively embodies the beauty of Yan Zheng, the order of heaven's Tao. And spread the idea of an organic order from the absolute center to every level of human life. As an ally of autocratic Wang Quan, this way of thinking goes hand in hand with autocratic Wang Quan. It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ruthless and optimistic iron blood era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天下秩序的构成、演变与未来可能性”(12YJA7700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J];历史教学;1962年11期

2 ;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J];文物;1974年09期

3 王传富;汤学锋;;荆门郭店一号楚墓[J];文物;199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争;;长沙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郭齐勇;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权光镐;从郭店简本《老子》看“绝仁弃义”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5 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尚学锋;从《关雎》的阐释史看先秦两汉诗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高云萍;;论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五常”的形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夏德靠;;杂考二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赵立伟;;论三体石经《尚书》异文的类型及价值[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黄觉弘;;《左传》成书春秋说综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6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新林;《淮南子》与先秦诸子承传考论[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鹏;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诺;江陵凤凰山漠墓遣策集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菲菲;长沙马王堆一号漠墓遣策集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振国;马王堆帛书《衷》篇《易赞》章新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贾凤姣;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及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雁宇;商周秦汉葬日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石会鹏;《国语》民神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徐建;王国维经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8 屓婧;《老子》篇章结构偦媝[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成伟;先秦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及其应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孙正夷;唐代琴文化初探[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鸿;商品经济与战国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2 叶剑锋;;中国专制主义比较特征论析[J];理论学刊;2007年02期

3 王义保;;“专制主义”概念溯源[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4 邢琳;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郑宏;;对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6 白真清;从《君主论》和《韩非子》看中西专制主义[J];湖南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7 叶剑锋;;论专制主义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覆盖功能[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汪怀君;汝绪华;;儒法专制主义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任剑涛;;极权政治研究:从西方到东方的视界转换——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的扩展解读[J];学海;2009年02期

10 马云志;李艳庆;;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的特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健;;现代公民制度成因浅析——兼议政府职能转换[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敬琏;“左”“右”极端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N];南方周末;2008年

2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自由是个新道统[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张丽艳;法的精神[N];学习时报;2005年

4 陆建德;统治形式与统治程度[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范印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光明日报;2000年

6 李步云;依法治国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N];光明日报;2001年

7 范印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8 银寿;论“穷则思变”[N];南方日报;2005年

9 赵元龄;孟子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N];济宁日报;2006年

10 刘晨光;专制猛兽,还是政治守夜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义保;专制主义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 胡勇;论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晚清批判专制主义理论思潮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2 张维华;论传统专制主义思维对现代国家建构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杨景涛;鲁迅的政治专制主义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张文波;孟子“仁政”思想述评[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史慕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牛鹏飞;试论商鞅的农本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田田;韩非子政治思想与社会整合[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苏瑞莹;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孟德斯鸠思想的启蒙价值[D];华侨大学;2006年

9 朱茜;由“道生法”到“主之术”[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杰;孙中山民权思想初探[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7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97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