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亨廷顿新权威主义理论看中国政治改革

发布时间:2018-03-11 13:54

  本文选题:亨廷顿 切入点:新权威主义 出处:《求是学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20世纪拉美和亚洲一些新独立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衰朽和政权动荡的现象,亨廷顿以"威权政府"和政治发展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指出现代化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只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同步协调发展,方可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种新权威主义对中国政治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fac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political decay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some newly independent countries in Latin America and Asia, Huntington took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and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modernization will lead to social instability. Only by establishing a strong political authority,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evelop in harmon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can be handled well. This new authoritarianism has som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political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21;D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袁佩如;;亨廷顿的改革理论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读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J];才智;2009年17期

2 赵振军;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张星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江汉论坛;1997年04期

4 张勇;;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阳;;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年3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琴;汪志波;;从政治制度化看魏玛政府的短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贾莉莉;;亨廷顿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理论的解构[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4期

3 秦存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审视当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J];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4 张勇;;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姚莉;;亨廷顿政治秩序理论及对我国农村政治稳定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3年04期

6 王阳;;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年35期

7 常胜泽;;为亨廷顿的“腐败正效应理论”正名[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卢保娣;;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及其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孟军;;国内外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郜绍辉;;亨廷顿政治秩序论的逻辑透视及其对现实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2 蒋真;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政治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高辉;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声;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张和亭;论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对当前中国政治稳定机制建构的启示[D];华侨大学;2011年

3 侯彬;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和现实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李利霞;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潘长勇;参与式预算与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吕燕;试论亨廷顿稳定民主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勇;新时期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探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曹春艳;吉尔吉斯斯坦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常静;试析塞缪尔·亨廷顿的学术思想[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李春燕;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风险预警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明;;政府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兼论社会政策改革的滞后性[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2 刘泉日;亨廷顿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孙景宇;;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对转型之谜的一个解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张星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江汉论坛;1997年04期

5 岳世平;;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探索;2006年05期

6 张勇;;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孟军;;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9 杜才平;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述评[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罗大明;罗敏;;公共管理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逻辑前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果明;也谈“新权威主义”[J];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2 张宏;;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3 邢晓红;;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宋鑫华;;刍议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J];行政论坛;2010年05期

5 罗晋辉;;新权威主义讨论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6 刘靖华;亨廷顿走进误区[J];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16期

7 赵振军;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孟军;;国内外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张星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江汉论坛;1997年04期

10 刘泉日;亨廷顿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李耀;;跳出管仲陷阱 推进政治改革——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建党九十周年[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杨胜生;;亨廷顿:预言家还是西方中心论者[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蒋桂东;;浅析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及其启示——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包心鉴;;论制度建党——工人阶级执政党的生命所系[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德山;;改良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几点认识[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广波;;1921~1925年丁文江政治思想论析——以《努力》周报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林德山;;改良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几点认识[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叶富春;王呈旭;;政治参与对政治合法性危机克服的相关性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刘军宁;亨廷顿的三重身份[N];东方早报;200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 冯绍雷;亨廷顿的思想弧线[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陆建德;统治形式与统治程度[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文明的冲突是当代“大思想”吗[N];东方早报;2009年

5 茅于轼;政治体制改革是每个人的事[N];北京日报;2003年

6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学者别再忙着批亨廷顿了[N];东方早报;2008年

7 何山;亨廷顿:一篇文章令整个世界震动[N];中国国防报;2008年

8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秋云;亨廷顿留下的是魔咒还是遗产[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孙哲/文;政治改革的视野[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飞岸;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D];浙江大学;2008年

2 贾国华;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周前程;人性与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钟冬生;结构分化与政治体系的发展进路[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奇;重建与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化建设(1978-1987)[D];吉林大学;2008年

2 耿建军;亨廷顿文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潘武;西方“文明形态史观”的当代形式[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茂;评析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D];辽宁大学;2012年

5 关祺凡;论1977-1985年中国政治制度化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恬;试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燕;试论亨廷顿稳定民主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志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李旭然;王安石政治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张和亭;论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对当前中国政治稳定机制建构的启示[D];华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8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98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