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应得”正义观:分配正义视角下邻避风险的化解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11 15:03

  本文选题:邻避风险 切入点:风险分配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现代风险社会中,社会分配的对象不再仅仅是物质财富等利益内容,风险本身也成为重要的分配对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邻避风险成为风险的重要类型,邻避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过程实质上正是对设施的风险进行分配的过程。风险分配的不正义是导致邻避风险易发的深层原因,追求风险分配的正义性成为化解邻避风险的一种思路。本研究在分配正义的视角下,阐释和构建以"应得"为核心的分配正义观,关注社会共同体基于共生共在的共同命运,在面临邻避设施选址及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分歧和冲突时,通过开放式决策培育德性和审议共同善,在参与主体、决策模式及程序、空间的分配等方面追求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诉求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对邻避风险的妥善化解。
[Abstract]:In modern risk society, the object of social distribution is no longer just material wealth and other interests, but risk itself becomes an important object of distribu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Adjacent risk avoidance becomes an important type of risk, and the process of lo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djacent avoidance facilities is in essence the process of risk allocation, and the injustice of risk allocation is the deep reason that leads to risk avoidance. The pursuit of the justice of risk distribution has become a way to resolve the adjacent risk avoi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is study explains and constructs the concept of distribution justice with "due" as the core, and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destiny of the social community based on symbiotic co-existence. In the face of the inevitable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in the lo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djacent facilities, we should cultivate virtue and review common good through open decision making,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in body, in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s and procedures, Space allo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ursuit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between the demands of the balance, so as to achieve a proper solution to the adjacent risk avoidanc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分配正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何建华;;市场效率与分配正义: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3 戴剑波;;权利分配正义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朱晓玮;;分配正义中道德与政治因素透析[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5 周华平;熊亮;;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兼论与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比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志刚;朱婷;;近年来国内分配正义原则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7 朱琳;;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分配正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沈贺;;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正义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姜涌;;分配正义的规范与限制[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10 张晒;;国家自主性与再分配能力:转型中国分配正义的一个解释框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海瑾;;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任晓莉;;实现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郑永奎;;社会保障是分配正义的延伸[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5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6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 阮思余;程序正义不解决,分配正义难兑现[N];东莞日报;2010年

2 朱四倍;“富人多交税”彰显分配正义[N];厦门日报;2006年

3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钢邋伍春辉;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挂职锻炼与分配正义[N];中国经营报;2008年

5 龚蔚红 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慈善不能代替分配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雷颐;“分配正义”的前提[N];南方周末;2007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郭忠华;激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分配正义与阶层固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王培刚;分配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 龚群;分配正义与消除贫困[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顾明霞;作为观念与叙事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匡芳芳;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梁贤华;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玉田;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D];吉林大学;2016年

7 陈颖;荀子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王晓蕾;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王实;论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两个原则[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丁晨曦;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正义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98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98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