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经典在塑造与培养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9 10:14

  本文选题:经典 + 阅读经典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33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典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优秀作品,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主体思想。要重视经典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与培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spiritual world of human has also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Classic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ings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t is an excellent work that can stand the test of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human thought and the subject thought of human spiritual world.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lassics in shaping a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ual world of human beings, especially in the education of teenager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基础课教学部;
【分类号】:D091;D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王猛;晚期希腊哲学伦理化倾向的历史根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李妍;;论新教之于美国社会的重要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曹泽;解析几何的创立及其在近代科学认识上的作用[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春泉;;《老子》中组合问及其互文辩证性[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7 吴德强;袁云鸽;;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及其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8 周丽华;;康德的学术自由观——读康德《系科之争》[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唐代虎;;古希腊古典时期的灵魂观[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许亮;;老子“道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比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名宇;;文艺复兴以来自然观的历史演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张改珍;;沟通科学与人文的研究进路及潜在行动者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何艳娜;;简析德绍尔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批判[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宏;;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孔润年;;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伦理学意义[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6 茹凯;吴艾灵;;信息生命科学与气功、中医和武术的整合创新[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叶小荣;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郑宇;“自然”与“习俗”[D];南昌大学;2010年

5 聂增;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爱云;论绿色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7 马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姜纪垒;民生为本与价值自觉[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苏昌强;论卢卡奇的人道主义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欢迎;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学[D];东华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以定;;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政治形成思想探微[J];唯实;2009年10期

2 薄爱敬;;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正义思想的理论特质[J];社会科学家;2011年04期

3 常幸;;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简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4 曹峰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普选制的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7期

5 蒯正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组织资源建设的思想[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在何种意义上拒斥人权?——兼论马克思社会解放思想的人权意蕴[J];社会科学家;2010年11期

7 春阳;;如此“伟人” 这般“创造”——读书札记之一[J];国际政治研究;1984年01期

8 赵仲英;;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法国思潮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04期

9 诺曼·莱文;贺翠香;;列宁国家思想来源的探询[J];现代哲学;2010年02期

10 欧阳英;;从MEGA2重新理解马克思有关国家的学说[J];哲学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文东;;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的飞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楚刃;;学习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王寿林;;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5 王福成;;评“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喜贵;;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社会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朱庆成;;全球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罗文东;;论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特里·伊格尔顿;袁新;;健忘的政治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惠斌;关于平等问题[N];学习时报;2006年

2 ;为什么说人权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N];人民日报;2005年

3 原正军;世界社会主义前景光明[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李青宜;阶级与国家[N];学习时报;2002年

5 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抵制错误政治观点影响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N];解放军报;2001年

6 黄铸;辩证看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探索与商榷)[N];人民日报;2002年

7 陈铁健;陈独秀之民主观[N];学习时报;2004年

8 施雪华邋孔凡义;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与表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李青宜;社会变革[N];学习时报;2002年

10 中央政策研究室 江金权;正确认识阶级基础与党的先进性的关系[N];组织人事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艳;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前程;人性与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马敬仁;政府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孟杰;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献;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新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任俊伟;党内民主差异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曹典顺;自由的尘世根基[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荣;从权利平等到社会平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6年

2 高艳琼;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浅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伟;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希来;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权[D];吉林大学;2008年

5 黄永祥;国家理论:马克思与吉登斯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东旭;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新探[D];吉林大学;2006年

7 徐宝剑;中介概念在卢卡奇早期思想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欧朝安;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广州大学;2011年

9 韩立娟;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李敏;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管理思想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2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72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