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结构研究、组织研究还是行动研究——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述评与前瞻

发布时间:2018-04-20 05:49

  本文选题:结构 + 组织 ; 参考:《学术论坛》2013年09期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其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日益兴盛,且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文章首先对以往研究进行分类,并对宏观结构、中观组织和微观行动研究分别具体介绍;其次对这三类研究的优点及其缺陷进行分析;最后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研究框架,即在研究视角采用中观组织和微观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微妙的互动关系建构过程及其复杂的因果关系。在研究内容上,既从社会组织一方也从政府一方双向探讨各自作为行动者所遵循的制度逻辑、采取的行动策略、建构的互动关系及伴随这些过程而产生的双方权力变化。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social reform,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in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 Among them,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and has triggered a fierce academic debate. Firstly,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introduces the macro structure, meso-organization and micro-action research respectively; second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studi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synthesizing the previous studies, A new research framework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veal the subtl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s complex caus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so-organization and micro-ac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we discuss the system logic, the action strateg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nd the power change between the two sides, both from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side and the government side.
【作者单位】: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资助(2008CGB16)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刚;杨东曙;;社会资本之于民主巩固的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刘恩东;;法团主义视阈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朱华;;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制度理性选择框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4 杨甜甜;;作为行动领域组织中的权力与规则——评费埃德伯格的《权力与规则》[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5 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冷恩龙;;浅析法团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分野[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1期

7 谢岳;葛阳;;社会资本重建中的政治命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曾盛红;;结构转型中的“利益组织化”——法团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9 王玉琼,唐桦;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社团视角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9期

10 林琛;刘骥;;行政领导者与公权力之关系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纪俊臣;林怡均;;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于鹏;;社会资本视阈下政府部门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胡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治理变革进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任勇;简说政策网络理论[N];学习时报;2007年

2 史蒂夫·埃伦诺/文 吕增奎/编译;拉美反新自由主义战略[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菲利普.G.塞尼 吕增奎 编译;图绘新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冯克利(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除魅世界里的公共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刘春;民主与效率并重[N];学习时报;2001年

6 唐勇志(越南);人权和谐良性互动[N];人民日报;2006年

7 邹吉忠;现代制度的内在机制与价值[N];学习时报;2008年

8 记者 露风;拓展对建构主义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寅丽;在哲学与政治之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5 孔娜娜;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友清;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互动关系及现实意义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明;大众媒介“建构现实”与公共政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潘思柳;政策网络视域下的行业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胡素梅;古典共和主义的回归与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易;“行动生活”与“沉思生活”之间[D];兰州大学;2009年

6 高岩;行政改革模式下学习型政府组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7 袁鹏飞;政策变迁整合性分析框架构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陈志青;网络分析与治理模式[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凌静;理解“行动”[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田芳;人权非政府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7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