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社群主义文化与“东亚经济模式”
本文选题:儒家学说 + 社群主义 ; 参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儒家社群主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仁爱"与"性善"为本质的个人观,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群体观,群己合一、以群为重的群己观,"重德轻法"的治国观。儒家社群主义作为东亚地区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特质性,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巨大的差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亚经济模式"的文化根基和思想基础。通过对"东亚经济模式"宏观层面的"政府主导"、微观层面的"宗法式企业制度"两个基本特征的历史考察,可以清晰地洞悉儒家社群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东亚经济模式"形成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basic ideas of Confucian communitarianism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personal view with "benevolence" and "sexual goodness" as its essence, group view with family (family) as the center, group self as one, group oneself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with respect to virtue and law. 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stem in East Asia, Confucian communitarianism shows obvious regional particularity, and forms a strong contrast and great difference with western liberalism. It constitute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ideological basis of the unique East Asian economic model. Through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government leading" at the macro level and "Zong French enterprise system" at the micro level of "East Asian economic model", It is clear that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Confucian communitarianism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East Asian economic model.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传统、约束机制与契约履行》(11BJL014)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韦森;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东西方社会制序历史演进路径差异的文化原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柴毅龙;孔子“仁”字本义探源[J];昆明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3 周思敬;魏澍;;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7年02期
4 韩毅;;近代日本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浅析[J];日本研究;1988年04期
5 胡伟希;;儒家社群主义略论[J];文史哲;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萍;;浅析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2 毛天平;;领导干部如何“优化”自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3 杜巧维;;民族精神中蕴涵的和谐思想[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4 黄信;;译学悖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民族文化负载词谈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杨柳慧;蔡成后;;儒道两家理想人格互补及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借鉴[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洪群英;;评《红槐花》对人性的深度透视[J];大舞台;2011年11期
7 张定淮;黄国平;;西方理性官僚制与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取向[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8 苏静;;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模式[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9 肖泽彩;;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几点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范晶娴;;论儒家社群主义民主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凯南;;文化、信息结构与公司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忻华;羁绊与扶持的困境:论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1961-1968)[D];复旦大学;2007年
9 陈华森;个人与社会[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振林;论辩证法的实践基础及当代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峗;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胡宜海;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其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阚玉丽;非物质遗产视角下孔子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文妹;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建伟;孔子“仁”的范畴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颜娟;秦汉祭天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郝磊;论当代中国司法地方化的双重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兰;公民意识对我国法治社会建构的作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大川;精神病人自愿就医原则的法理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黄宇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补偿制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伟东;儒家的德治为什么产生了人治的结果[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2 李存山;儒家的民本与人权[J];孔子研究;2001年06期
3 胡伟希;;“社群主义”析义[J];新视野;2006年01期
4 田兆阳;;中国早期儒道治国方略的对立与互补[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802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