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刍论三权分立的理论、实践与理论重构——从静态“权力”到动态政治行动

发布时间:2018-04-25 22:20

  本文选题:三权分立 + 孟德斯鸠 ; 参考:《理论导刊》2013年01期


【摘要】:三权分立理论在18世纪形成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三权分立制度则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因此两者不能简单等同。事实上,制度的变迁引起了学者们对三权分立理论的猛烈批评。尽管如此,在21世纪,三权分立理论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是政治理论的重要成分。三权分立理论之重构需要抛弃其静态"权力"概念,并抛弃最小程度的政治参与、目标极为有限、小政府等过时前提,而重构为与特定价值承诺相结合的分析性的动态理论。
[Abstract]:However , in the 21st century ,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still has considerable vitality an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 However , in the 21st century ,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still has considerable vitality an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刘文静;论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互动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周旺生;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李效东,李松林;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职能观[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10 张康之;;行政学研究什么[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兢;;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新闻出版条款的源起[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李红波;谭术魁;彭开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刘剑文;;宪政与中国财政民主[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细明;贾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立行;;健全与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和机制[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燕继荣;;对于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庆五;;论当代中国渐进性政治改革的价值及定位[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邵晓光;;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张羽;;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黄村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5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冰;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兴玛;权力的集中与制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茹洋;论法律违宪审查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01年

6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张冬梅;中国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楚永生;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角色定位[D];西北大学;2001年

9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义程;;从分权制衡到社会制约:西方权力制约思想的范式转换[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2 万洁琼;李琴江;;第七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J];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1年09期

3 曹慧;;残缺的人权文化起源与人权普世价值[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4 道格拉斯·阿代尔;陈舒婕;韩亚栋;;“政治或可化约为一种科学”——大卫·休谟、詹姆斯·麦迪逊和《联邦主义文集》第十篇[J];政治思想史;2010年04期

5 李宏图;;略论西欧近代自由主义思想[J];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04期

6 白建磊;刘冰;;社会学视角下的权力理论研究进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王绍光;;政体重要,还是政道重要[J];民主与科学;2011年04期

8 颜德如;韩丽群;;被逐渐放逐的卢梭:以梁启超的认知为中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赵占臣;;儒家“性善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之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胡汉青;;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微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楚刃;;学习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陈达铃;;企业型政府——通向世界领袖之路——可能影响人类未来100年政治进程的思想[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贾兆帅;;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经济学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来杰;;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石秀华;;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与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覃启波;;现代行政权的定位与现代行政权异化之防范[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联合 胡鞍钢;西方国家有多少搞“三权分立”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张丽艳;法的精神[N];学习时报;2005年

3 黄宪起;我国为什么不搞西方的那种三权分立?[N];学习时报;2001年

4 黄启元;为什么说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N];解放军报;2006年

5 詹得雄;关于民主的札记[N];光明日报;2006年

6 黄雯 本报记者 张守营;通往理想社会秩序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梁捷;不怕谈论当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是是非非话卢梭[N];经济观察报;2008年

9 本报主笔 许知远 记者 洪都;在渐进中变革[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陈剑;在“学习”和借鉴中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素梅;论主体意义的行政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树;孟德斯鸠社会历史观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粟益明;三权分立与主权在民[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杜苏;政治自由与三权分立[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苏瑞莹;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孟德斯鸠思想的启蒙价值[D];华侨大学;2006年

5 金毅;孟德斯鸠宪政思想析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余莉霞;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历程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史娜;孟德斯鸠政体思想述评[D];吉林大学;2007年

8 邱海燕;试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中国政治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波;试论孟德斯鸠的专制政体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谭志敏;试论“三权分立”学说的人性论基础[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3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3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