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决策咨询制度:历史沿革、发展特征与现代启示
本文选题:智囊 + 制度 ; 参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摘要】:我国古代的决策咨询制度是现代决策咨询制度的源头,在古代治国安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今天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春秋战国时代是古代决策咨询制度的萌芽和雏形时期,从这个时期算起,我国古代决策咨询制度的变迁经历了萌芽时期、中兴时期和鼎盛时期。古代决策咨询制度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迁,在依附性和独立性之间徘徊前行,并作为中央集权制的救济制度而历经盛衰。古代决策咨询制度对于今天的启示是,在组织形式和决策技术等方面应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在职能赋予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应重视决策咨询的独立性;在决策咨询的体系构成和政策建议机制等方面应进行制度创新。
[Abstract]:The ancient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the source of the modern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system, which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dministering the country and security in ancient times, and has also provided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reference today.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the embryonic and embryonic period of the ancient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system. From this period, the transition of the ancient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e budding period, the Zhonghing period and the heyday period. The ancient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system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wandering between 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and went through the ups and downs as a centralized relief system.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ancient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system for today is that it should adapt to the change of productive forces in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decision-making technolog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in the aspects of function endowing and political culture, etc. System innov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system constitu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mechanism of decision consult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研究”(10zd&04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咨询程序与机制的探索研究”(12CGL08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刚;隋唐三省体制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谢琰;;论中唐政治中“士的超越性”的危机和希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继武;对男权的冲击和消解——论《聊斋志异》女权伸张[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源;;性别与权力:清代女性参与京控案再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郗鹏;;清代岁贡生录取制度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郗鹏;;清代拔贡生录取制度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兰;宋金华;;唐朝《水部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道云;;制度范式和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国家崛起[J];兰州学刊;2008年08期
2 谷萍;周祖成;;论政治权威与制度创新[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陈军;;论现代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有效参与[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4期
4 王运来;;用制度传承文明 让制度彰显力量——如何制定有效制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秦勃;;论公共政策创新的现实表征、引发动因及价值取向[J];行政与法;2010年01期
6 王懂棋;;危机管理与政府发展刍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5期
7 章荣君;;政府制度创新的支持性要素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周祖成;鲁虹;;论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秦国民;陈凯;;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理性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齐海丽;;制度分析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创新;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孔繁玲;武玉坤;唐斌;;电子政务推动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宋圭武;政府是国家发展的关键[N];甘肃日报;2008年
2 卞耀武;和谐社会制度保障的构建[N];工人日报;2005年
3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薛引娥;理论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N];陕西日报;2005年
4 高力;制度文明:真善美的追求[N];云南日报;2006年
5 ;执政党要重视执政成本[N];大连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魏春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N];检察日报;2002年
7 吕虹(北京);加强思想库智囊团建设[N];组织人事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圣民;政治过程、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D];山东大学;2007年
2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3 郑振成;新自由主义改革与民众主义执政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颖;公共行政制度均衡构建的审视[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孟庆海;利益冲突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郑州大学;2003年
3 朴仲辉;政府制度创新与演进的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余中海;比尔·盖茨“21世纪新资本主义”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朱明领;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的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光升;制度视域中行政人格冲突的根源及调适途径[D];湘潭大学;2007年
7 刘畅;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赵志琴;行政决策中的逻辑思维方法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邵智增;网络民粹主义—起源、传播与消解[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林萱;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利益表达的障碍与制度创新[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3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