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启示
本文选题:罗尔斯 + 公平正义 ; 参考:《东岳论丛》2014年03期
【摘要】: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彰显其正义性的主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在理念设计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与社会公平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构建起真正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风险,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已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项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指导下,其关于制度正义、分配正义以及自尊等理论,对我国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Abstract]: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equity is the natural pursui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also the main aspect of social security to show its justice.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a certain gap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equity, both in concept design and in practice. How to construct a real fai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solve the potenti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risk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front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is respect, Rawls' theory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brings u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values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his theories on institutional justice,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self-esteem, etc.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ai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32.1;D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周治华;;罗尔斯的自尊概念:一个政治哲学史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3期
3 吴鹏森;;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理念的演变与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王莉;美法两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宏峰;浅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违约现象——兼论《合同法》之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文龙;全球化陷阱与第三世界的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吴从环;;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吕家毅;;论检察制度的宪政功能[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贾引狮;宋志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调整与现代文明的演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7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秘明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权利法定化的理论依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梦琦;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准入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f,
本文编号:1836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3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