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罗尔斯的平等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7 09:09

  本文选题:罗尔斯 + 分配正义 ; 参考:《江汉论坛》2013年02期


【摘要】:罗尔斯通过对以契约论为基础的正义原则与以功利为基础的正义原则的比较,提出了以公平的正义为基础的分配正义原则。罗尔斯的分配正义,不仅仅指经济领域的简单的物资分配,还包括对政治权力等其它社会资源的分配。其所要求的正义不仅是一种算术上的平等,而且是一种比率上的平等。罗尔斯的正义观是以义务论为基础的平等正义观,对善与正当孰更优先问题的回答,是罗尔斯构建自己正义理论的基础性前提。罗尔斯的分配正义原则把制度正义作为理论的基本指向,强调平等的自由权利,在承认且允许有不平等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不平等的限制,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based on contract theory with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based on utilitarianism, Rawls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based on fair justice. Rawls' distribution justice refers not only to the simple distribution of goods in the economic field, but also to the distribution of other social resources, such as political power. The justice it demands is not only an arithmetic equality, but also a ratio equality. Rawls' view of justice is an equal justice view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bligation. The answer to the priority of good and justice is the basic premise for Rawls to construct his own theory of justice. Rawls' distributive justice principle regards institutional justice a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heory, emphasizes the equal free right, and emphasizes the restriction of inequality on the basis of recognizing and allowing inequal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eld of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JD710002)的成果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蒋满元;关于弹性化政府治理模式问题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王成兵,吴玉军;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徐斌;制度变革与人性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二)[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8 张铁勇;论以谋求共识为核心的德育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9 谭杰,邱永琼;论罗尔斯的契约论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10 罗建文;追求公正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2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李海平;后现代背景下行政法的范式转型——迈向反思型行政法[D];吉林大学;2004年

10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庞金友;当代西方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佘俊臣;论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2年

4 彭定友;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走向“政治建构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陈平泽;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范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曾颜璋;关于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范广垠;治理腐败——制度他律与道德自律的非均衡性[D];苏州大学;2003年

9 赵云德;论现代契约法中强制性规范的理念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美丽;侵权行为法若干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化军;;论沃尔泽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8期

2 杨耐;;试论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3 贾中海;张景先;;三种经典公平正义理论之比较[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4 党春旺;刘文杰;;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基础和主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战涛;;让困难群体拥有更多的机会——以罗尔斯公平机会原则为视角[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郑文阳;;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7 曹钦;;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8 姚大志;;罗尔斯的“基本善”:问题及其修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李明;杨菲;;亚当·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10 陈肖生;;自主性与罗尔斯对正义与善的“契合论证”[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庞学铨;;一种与全球化相呼应的政治哲学(提纲)——赫费政治伦理学的主要理论贡献[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章基;;论我国绩效正义的提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伟;分配正义的政治哲学[N];学习时报;2006年

2 何包钢;正义:乌有之情与现实之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梁捷;罗尔斯:正义的温情维度[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5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8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9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谭彦德;商议民主与政治中的道德分歧[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宝贵;平等主义视野下的分配正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4 房德玖;公共利益问题探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8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分配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宏疆;为“最不利者”呐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卞松华;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凌瑜;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栋;正义首要性思想:批判与建构[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少军;“现实的乌托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舒适;宪政传统中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56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56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2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