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试析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的三种研究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11 10:20

  本文选题:政策网络 + 资源依赖 ; 参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政策网络理论是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政策网络兼具现实特征和建构特征。识别、界定与建构政策网络是借助其来解释公共政策问题的前提。总体来看,西方政策网络研究主要有基于资源依赖的政策网络、基于共同价值的政策网络和基于共享话语的政策网络三种研究路径。对西方政策网络理论起源发展、主要观点、基本框架及作用模式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政策网络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分析逻辑,便于把其精华应用到中国公共政策的研究之中。
[Abstract]:Policy network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adigm of western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olicy network has both realistic and constructiv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policy network are the precondition of explaining public policy problems. In general, western policy network research mainly has a policy network based on capital dependence, based on common value. The policy network and the policy network based on shared discourse are the three research path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policy network theory, the main points of view,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the mode of action are combed and analyzed.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better grasp the core thought and analysis logic of the policy network theory and to apply its essence to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public policy. I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泽猛;;从美国民间社会的转型看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读《法团主义》从成员制到倡导制:美国民间世界的转型[J];经营管理者;2011年23期

2 孔静静;韩传峰;;应急组织合作的结构逻辑及运行机制——以2008年汶川地震应对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4期

3 克里斯托弗 M.韦伯;保罗 A.萨巴蒂尔;汉克 C.詹金斯·史密斯;丹尼尔·诺尔斯泰特;亚当·道格拉斯·亨利;皮特·狄龙;杨志军;李巧丽;;“倡议联盟框架”研究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一个专刊导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肖方仁;;价值多元、对抗性原则与美国教育券政策僵局[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5期

5 赵沛;赵天舒;;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转型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铮;张远蓉;;基于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理论对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于君博;杨凯;;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议程互动模式——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事件的经验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王亚娟;张钰;刘益;;企业间技术耦合和关系耦合——知识获取效率对供应商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年01期

9 魏如清;唐方成;;CSP-CFP的作用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3年06期

10 谢婷;梁鹏;余宝润;赵荔;;社会网络特征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影响研究述评[J];考试周刊;2014年4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正银;杨静;汪爽;;网络治理研究:基于三层面的评述[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2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林毅;批判与超越——精英民主理论评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袁方成;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云彪;选举的逻辑[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李昕;功能视角下的公法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李力东;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柱;政策变迁研究中的倡导联盟框架及其应用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虹;法团主义决策模型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宁;社团组织与政府间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陈锡璐;社区民间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程继红;结社权理论模式[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鹏;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模式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徐浩然;当代中国国企工人正义观辨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曾凡锋;欧盟商业利益集团与欧盟决策机构互动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毅;西方精英民主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曾艳艳;城市政体理论简析[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勇;政策网络的两种分析途径及其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2 鄞益奋;政策网络的研究边界探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3 张新文;潘思柳;;政策网络:行业组织参与下的解读与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任勇;;政策网络:流派、类型与价值[J];行政论坛;2007年02期

5 张亲培;崔先维;;政策网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与对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6 于常有;;政策网络:概念、类型及发展前景[J];行政论坛;2008年01期

7 王宏禹;;政策网络与欧盟对外决策分析[J];欧洲研究;2009年01期

8 刘侠;胡桃子;么英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20期

9 鲁越华;;政策执行的梗阻与消解——以政策网络为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7期

10 钱洁;;政策移植的网络困境——兼论政策网络视域中的政策移植[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晓莉;;政策网络与我国地方政府创新——以海南省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2 林震;;政策网络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晓莉;;政策网络与我国地方政府创新——以海南省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何子张;;以规划主体组织创新培育多元平衡的“政策网络”结构[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任勇;简说政策网络理论[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丽敏;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矛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萍;治理维度下的政策网络理论探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琦;中国转型社会的政策网络模式分析——隐喻与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长冬;政策网络中的政策工具评价与选择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崔先维;政策网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对策及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凯;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政策网络探析[D];吉林大学;2013年

6 潘思柳;政策网络视域下的行业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7 陈志青;网络分析与治理模式[D];厦门大学;2006年

8 陈叶丹;非政府组织的政策网络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朱致敬;政策网络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李慧云;政策网络视阈下政策变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3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73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