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构建须以知识供给为取向
本文选题:政治学研究 + 中国政治学 ; 参考:《政治学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正作为一个学科的政治学,是一座知识的大厦。中国政治学知识大厦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成效有赖于政治学不同分支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在各自的知识生产中取得的成果。而中国政治学人共建中国政治学的分散性集体行动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又需要大家朝着一个明确的共同方向去努力。因此,中国政治学构建的取向,就成为一个影响深远并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今天中国政治学的构建,因中国现实的需要而提出并付诸行动。因此,生产并提供能够解释
[Abstract]:As a subject of political science, is a building of knowledg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knowledge building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and its effectiveness depend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scholars in different branches and fields of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ir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ese political scientists to work together in a clear and common direction to build the decentralized collective ac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Therefor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olitics has become a far-reaching and priority issu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olitics today is put forward and put into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need of Chinese reality. So, producing and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振明;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J];江海学刊;2000年04期
2 肖立国;政治学体系创新研究[J];学术论坛;2000年02期
3 陈荷夫;试论政治及政治学范畴与体系[J];政治学研究;2001年01期
4 黄桂荣;新时期的政治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主要内容[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3期
5 吴海晶;尽快改变网络政治学研究相对滞后的状况[J];政治与法律;2004年05期
6 倪娟芝;;政治学研究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7 张承涛;;立足现实 大胆借鉴 力求创新——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出现的问题和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学科发展三十周年庆典公告[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9 马超;;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学科发展三十周年庆典公告[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后记[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3 刘邦凡;;论知识经济与政治学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4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促进首都的稳定和发展[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5 王邦佐;;青年学者在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中大有作为[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6 ;2011-2012年上海政治学学术会议简讯[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7 刘邦凡;;历史和逻辑地考察“政治”之定义[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8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9 谢庆奎;;公共预算与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简介[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维准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政治系;求证政治学研究之“科学”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海蛟;深入推进政治学研究[N];人民日报;2013年
3 何艳玲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研究要与时代肝胆相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杨海蛟;《政治学研究》编委会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叶晓娴 综合编译;美国“政治学研究”要出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马丁·史密斯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张亮/译;《政治学研究》:英国政治学研究会旗舰刊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李艳霞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现状管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刘倩;政治学 建构本土学术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 房宁;政治学研究的层次与视野[N];北京日报;2013年
10 刘世军 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 东方青年学社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政治学研究新时代的到来[N];文汇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成;中美政治学研究知识图谱比较研究:2008-2013[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2 陈白鸽;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政治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胡华杰;西方政治学实验研究演进及其对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启示[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6年
4 涂春元;吸纳与重构[D];重庆大学;2008年
5 赵海军;范式的输入与原创:中国政治学学术概念的理论发展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7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7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