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民族主义与多重认同——从归纳到演绎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8-05-17 21:05

  本文选题:个人主义 + 民族主义 ; 参考:《学术月刊》2013年08期


【摘要】:民族主义是以本民族为中心看待世界和其他人的思想或信念,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扩展形式。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主义一脉相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万法归一。很多人都有民族观,不少人有民族主义,但很少有民族主义者。所谓民族主义者,就是以民族主义作为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人。在中国,民族不是近代的产物,民族主义亦没有随现代化而加强。中国人的精神并不是科学、哲学、神学或任何一种"主义",而是一种心境。一个人可以同时或先后认同个人、民族、国家与人类,但在认同民族的同时,不要忘记个人认同、国家认同、人类认同。民族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主要信念,不可轻视,亦不必恐慌。
[Abstract]:Nationalism is a kind of expanding form of self-centeredness which regards the world and other people as the center of the nation. Individualism, nationalism, nationalism and humanism follow one line. Many people have a national outlook, many have nationalism, but few nationalists. The so-called nationalists are those who take nationalism as the guide of thought and action. In China, the nation is not the product of modern times, and nationalism has not been strengthened with modernization. The Chinese spirit is not science, philosophy, theology or any kind of "doctrine", but a state of mind. A person can identify with an individual, a nation, a country and a human being at the same time or successively, but while identifying with a nation, one must not forget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human identity. Nationalis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annot and should not be the main belief of most Chinese, not to be belittled, nor to be panick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D09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睿;何家栋;;民族民主主义在中国[J];博览群书;2003年12期

2 高巍翔;何卓恩;;论余家菊谐和国家观念的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田村;;“右翼”溯源[J];四川统一战线;2009年08期

4 孙承希;析国家主义派的“新法家主义”与“生物史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艾克文;;利维坦与现代民主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慕唯仁;中国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与弱国联盟[J];读书;2003年12期

7 杰克·斯奈德;周陶沫;;民主化、民族主义与战争[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4期

8 原晶晶;张云昊;;当代民族立义视角下的民族、族性与政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9 王文强;瞿秋白《太戈尔的国家观与东方》读解——瞿秋白论泰戈尔(二)[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许章润;;民族国家体系的生命力及其中国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鹏;;余家菊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淑;;瞿秋白批判国家主义派的历史功绩[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陈峗;;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儒家思想传统对西方自由主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特里·伊格尔顿;袁新;;健忘的政治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张宝明;;新文化元典与“内圣外王”的演绎[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7 黄克武;;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缘起与衍变[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柴杰;;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主义关系探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绍福;新政治文化与治理变迁[N];学习时报;2009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英式民主的智慧[N];东方早报;2010年

3 郎友良;要除顽症必须挖根[N];西藏日报;2000年

4 栗燕杰;奥克肖特笔下的洛克[N];法制日报;2008年

5 梁轶雯邋常\~;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关怀[N];文汇报;2007年

6 蔡武;关于“第三条道路”(上)[N];学习时报;2000年

7 本报实习生 杨振;用自己的方式看待西方价值[N];文汇报;2007年

8 黄雯 本报记者 张守营;通往理想社会秩序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书评人 林东林;从政治实践产生的著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马立诚;为何不要狭隘的民族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奔;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D];厦门大学;2008年

2 何涛;神学个人主义的此世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3 段成利;论性别政治的终结[D];浙江大学;2013年

4 陈华森;个人与社会[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宁乐锋;民主政治及其认同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肖明;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复旦大学;2006年

8 黎英亮;普法战争与厄内斯特·勒南的民族主义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天上;社群主义权利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马珂;后民族主义的欧洲观:哈贝马斯及其批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雅琴;“新民说”中的国家主义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志刚;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评析[D];东南大学;2006年

3 秦相平;霍布斯的自由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房钦宪;个人自由的民主价值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发臣;国家主义探源并论日俄国家主义[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建;约翰·C·卡尔霍恩的政治思想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颖;论新教思想对自由主义形成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付窈;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在20、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传播和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琳;近代西方权力观的演变及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仇婷婷;胡适自由主义人权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0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0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