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权利是公正的底线——诺齐克政治哲学评议
本文选题:公正 + 个人权利 ; 参考:《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1期
【摘要】:公正问题越来越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当代政治哲学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功利论、道义论和权利论。诺齐克是权利论的主要代表。而在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诺齐克的公正理论即权利论正在凸显出其独有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Abstract]:Justi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 Th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has three forms : utility theory , moral theory and right theory . Nozick i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eory of rights .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瑷辉;;解读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路——从消极到积极的个人本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樊凡;;论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的解释性困境与局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肖群忠;;关心弱势群体 促进公正和谐——墨家贵义思想对建设公正和谐社会的启示[J];唐都学刊;2011年04期
4 赵斌;黄少梅;;社会先于国家:论洛克式工具—目的型国家—社会关系模式[J];世纪桥;2011年13期
5 陈实;;政府价值的伦理意义考察[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6 彭东琳;;社群主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探索;2011年03期
7 杜学文;;试析和平权之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兼评人权之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刘瑞;;美国个人主义述评及反思(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9 敖素;;权利是否优先于善:桑德尔与罗尔斯之争的焦点及其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10 丁霞;;论洛克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及其政治价值[J];求索;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家安;;国家(权利让渡的具体产物)——再论社会契约论的真理性[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3 邹小站;;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认识——章士钊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方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4 路建人;;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王寿林;;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6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7 陈建斌;伍小乐;;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行政人权利人格与权力人格冲突及调适[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行福;;现代性与民主——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文彪;约束权利不是治安之策[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下)[N];学习时报;2002年
3 中国人权研究会供稿;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N];人民日报;2005年
4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邵建;自由主义不止是政治哲学[N];东方早报;2008年
5 ;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N];铁岭日报;2007年
6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自由是个新道统[N];经济观察报;2010年
7 钱玉英;西方政府权力限度理论述评[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9 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林默彪;以德治国与制度安排[N];福建日报;2001年
10 俞可平;当代政治理论的主要流派[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卢瑾;寻求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之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冠群;面向政治自由的现实之境[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吴自聪;在个人理性与政府权力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7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欧阳向英;论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预设[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樊凡;现代国家的构建:消极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冰;个人权利与制度[D];山东大学;2007年
2 穆姗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张林英;诺齐克正义理论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文卿;诺齐克正义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王贵贤;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由长龙;论霍布斯的国家观[D];吉林大学;2006年
7 尹慧峰;至上的个人权利—诺奇克权利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邹国球;霍布斯的政治伦理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琳;免于支配的自由:思考自由的第三种维度[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张丽娜;可行能力视角下的自由[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9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0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