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合法性的社会心理学探索
本文选题:政治合法性 + 社会心理特征 ; 参考:《理论与改革》2014年01期
【摘要】:政治合法性既是一个政治学范畴,又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范畴。政治合法性建构具有直接性、自发性、广泛性、民族性等社会心理特征。政治服从、政治认同与内化作为人们政治行动的内在心理依据,构成了政治合法性获得的社会心理机制。
[Abstract]:Political legitimacy is not only a category of political science, but also a categ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ha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irectness, spontaneity, extensiveness and nationality. As the inner psychological basis of people's political action, political acceptance and internalization constitut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obtaining political legitimacy.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分类号】:D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任何,王晓燕;试论“三个代表”的政治合法性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乐国安,沈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J];南开学报;2001年02期
3 董雅华;政治认同:合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闫超;;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执行主体因素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向俊杰;;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历与其对村委会满意度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5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李宇青;温新荣;;试论人的现代化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吴从环;;改革后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陈绪敖;;论理性官僚制及其反思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曾爱平;;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10 韩志斌;;利比亚政治危机的历史探溯[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长隽;胡劲松;;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贺涌;;对韦伯关于资本主义以前西方经济史的一个概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俊俊;;“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6 何东霞;;法经济学——一个法律的经济效率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许建明;刘伟平;;制度性腐败的政治学[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段大勇;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夏远航;作为经济法起源的经济合作契约之解释[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福庆;论社会心理的结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4年03期
2 程光泉;;试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过程[J];齐鲁学刊;1987年01期
3 石秀印,刘卫平;中国社会心理学十年回顾与展望[J];社会学研究;1989年04期
4 周光辉;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5 杨倩;论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有效性与现实性[J];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02期
6 汪青;;对西方一些社会心理学定义的初步分析[J];外国心理学;1985年02期
7 龚浩然;;试评当前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对象观[J];外国心理学;1985年04期
8 陈晓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思考[J];应用心理学;1993年01期
9 谷文康;社会心理学管见——对一个论点质疑[J];益阳师专学报;1984年04期
10 徐敏毅;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述评[J];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浅谈民主、政绩与变革社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常前进;政治合法性与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道德因素反思[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2期
3 伊永德;执政能力建设与政治合法性[J];理论前沿;2004年15期
4 董文芳;社会转型期我党政治合法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探讨;2004年03期
5 詹玉锋;理论创新与政治合法性[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9期
6 燕继荣;政治统治的要素和基础——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期
7 李敏;新时期构建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的理性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5年05期
8 辛岩;提出“政治合法性”的问题究竟具有何种政治含义?[J];党史文汇;2005年10期
9 李元书;王明春;;政治合法性:含义·区别·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奂平清;;新方法 新视野 新探索——评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辛岩;;谈谈提出“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含义[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2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3 李熠煜;;孔子“正名”思想的政治学意蕴探析——政治合法性视角的考察[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4 路江明;;浅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中共政治合法性的建构[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一)[N];学习时报;2004年
2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善治:政治合法性主要来源[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郑后成;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医改的重要性[N];中国保险报;2010年
4 喻中;《高宗肜日》:政治合法性的论证方式[N];检察日报;2011年
5 沈映涵;建构“中国式”政治合法性[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二)[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新;困境与突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变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洁;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张硕;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我国政府执政方式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魏家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旺;转型社会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侯卫伟;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马雪松;政治合法性的内在张力[D];吉林大学;2007年
8 谢朝晖;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万安琪;当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亚琼;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9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0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