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互惠互利抑或相互性——能力缺陷问题与罗尔斯契约论的前提承诺

发布时间:2018-05-21 02:19

  本文选题:可行能力思路 + 契约论 ; 参考:《道德与文明》2013年03期


【摘要】:可行能力思路认为,罗尔斯式的社会契约论假定公民的能力处于正常范围,从而把具有严重能力缺陷的人排除在正义原则的选择者与受益者之外了。它们将此归咎为这种契约论对互惠互利的预先承诺。事实上,在罗尔斯后期的契约论构造当中,互惠互利既不是主导性的预设,也不是其主导性预设的一个构成部分。相反,由理性与合情理性一起共同塑造的相互性理念构成了这种正义理论由以确立的规范性前提。否定互惠互利的理念,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罗尔斯的契约论,而且对于我们反思契约论传统是否仍然具备足够的包容性潜力去应对现代社会正义问题,都将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feasible ability, Rawls'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ssumes that citizens' ability is in the normal range, thus excluding the people with serious ability defects from the choice and beneficiary of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They blame this as a prior commitment to mutual benefit. In fact, in the latter part of Rawls' contract theory, mutual benefit is neither a dominant presupposition nor a component of its dominant presupposition. On the contrary, the mutual idea which is shaped by rationality and reasonable rationality together constitutes the normative premise of this kind of justice theory. Negating the idea of mutual benefit not only helps us to understand Rawls's contract theory accurately, but also helps us to reflect on whether the tradition of contract theory still has enough inclusive potential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modern social justice. Will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f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720030) 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懿德;;论罗尔斯契约论复兴的虚假性——兼与何怀宏先生商榷[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2 方红庆;;契约论、国家与未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梅建明;契约论、市场经济与警察角色[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4 汪建达 ,吴新民;论桑德尔对罗尔斯新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谭杰,邱永琼;论罗尔斯的契约论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6 彭刚;;卢梭和罗尔斯的契约主体[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7 张向东;;罗尔斯正义观析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郝鹏飞;;近代契约论对实质正义的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06期

9 马庆;;罗尔斯正义论:契约论与反思平衡[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0 董金华;;科学的社会契约论及其新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斯蒂芬诺·佩去契尼;刘芳;;再思批判理论:规范性、权力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2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丽艳;恰当的规则产生公正的秩序[N];学习时报;2005年

2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林U,

本文编号:1917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17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