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纲五常”的政治价值及其当代归宿
本文选题:“三纲五常” + 道德 ; 参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三纲五常"思想渊源于先秦时期,成型于汉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起到了规范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三纲五常"思想追求两种政治理想,一是圣王理想,二是理想的政治统治方式。"三纲五常"思想压抑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阻碍着现代政治理念的培育。
[Abstract]:The thought of "three Compendium and five Chang" originated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formed in the Han Dynast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ethical and moral concept with "three Compendium and five Chang" as the core has played a role in standardizing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 The ideology pursues two political ideals, one is the ideal of the Holy King, the other is the ideal way of political rule. The thought of "three Compendium and five Chang" suppresses the independence of individual and hinders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ide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祥俊;纲常与中国传统政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葛荃;逯鹰;;论传统儒学的现代宿命——兼及新保守主义批判[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沈永东;;中国传统“重民思想”的创造性转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张莉;张凯;;朱熹的醇儒教育研究[J];沧桑;2011年01期
4 刘刚;;朱子的政治哲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5 许卿彦;;张h;的思想及湖湘学派的衰落[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6 金小方;;天作为道德形上根源的演变与困境[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金小方;;天——中国伦理道德的形上根源及其现代命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坤;;先秦诸子行政管理思想的特点及现代转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徐雁;;朱熹读书论的“现在时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5期
10 徐雁;;朱熹读书论的现在时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谭德礼;;朱子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2 兰宗荣;;朱熹旅游的动机与文化人格特征探析[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谢忠平;;克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孙海峰;儒家文化普及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仪;初中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曹祖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丛超;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态[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栋;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远鑫;朱子诗歌之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世芳;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段雯佳;朱熹道德修养工夫概论[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泽华,葛荃,刘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J];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广磊;石敦国;;政治价值体系的沿革:从传统到现代[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2 田志文;;论政治价值的理性证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奎;余海;;政治价值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田志文;;论政治价值的理性向度[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任中平;论政治的价值评价与政治的合法性问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亓光;;自由主义政治价值的语境阐释——一份政治哲学上的考量[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7 许和隆;;政治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刘彦;秦红;;政治价值的特点和功能[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杨晓东;政治:生活世界本真意义中的阐释[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6期
10 左乐平;王仕国;;实践哲学视阈下的政治活动与政治价值之考察[J];求实;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晓红;;浅析社会治理体系的网络结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毕瑞峰;段龙飞;;论作为公共管理职业活动基础的服务价值[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4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陆昱;;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之整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 刘春;走民主程序会影响办事效率吗[N];解放日报;2009年
2 桑玉成;政治价值观与政治生活的改善[N];解放日报;2005年
3 杨雪冬;寻找大众的“政治面孔”[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秦德君;人类公共生活的文化法则2[N];天津日报;2008年
5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石瑛;谈经济发展中的政治文化因素[N];吉林日报;2005年
7 阮青;政治价值观的核心[N];学习时报;2001年
8 宋学春邋乔丕亮;“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阶段性成果结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赵景爱;论道德调控与法律调控的辨证关系[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10 俞国行;维护稳定是坚持发展的关键[N];人民公安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发;政治实践论[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程宇;虚拟技术与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5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7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8 臧豪杰;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政治价值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胡雪萍;马尔科维奇民主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评析[D];东南大学;2006年
2 董存胜;浪漫主义的追问:政治价值的由来和性质[D];吉林大学;2007年
3 范煦;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视域中传统政治价值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杨少星;对强势决定的救治[D];吉林大学;2007年
5 申燕凯;政治实践的结构功能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6 李武龙;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浅析[D];南昌大学;2007年
7 王露璐;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政治传播与大众媒介[D];吉林大学;2007年
8 朱建华;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谢敏芳;论西塞罗的政治哲学[D];安徽大学;2007年
10 苗硕;近代理性主义的衰落与经验主义的兴起[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92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9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