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自治共同体的变迁与社会转型——《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
本文选题:《旧制度与大革命》 + 托克维尔 ; 参考:《理论视野》2013年05期
【摘要】: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指出,法国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强化与传统社会自治共同体的衰败,这两者间的互动互促关系是"旧制度"与大革命形成的内在机理。这一观点是相当有道理的。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有效的城乡自治传统,是中世纪法国封建制稳定存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而这一基础被动摇之日,也就是法国封建制度解体之时。历史地看,成功的人类文明都需要有广泛而有效的社会自治作为自己的基础,而社会转型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维系于社会能不能因应时代变迁而更新自己有可能落伍的自我治理形式。传统的社会自治如何实现自我超越,是托克维尔留给我们的一个后续性课题。
[Abstract]:In Old system and Revolution, Tocqueville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ant strengthening of centralization in Franc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autonomous community a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old system" and the Great Revolution. This view is quite reasonable. The widespread and effective tradi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utonomy w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stable existence of French feudal system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is foundation is shaken the day, that is France feudalism disintegrates. Historically, successful human civilization requires extensive and effective social autonomy as its own basis, and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in this sense. It depends on whether society can renew its own self-governance which may be out of date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How to achieve self-transcendence in traditional social autonomy is a follow-up issue left by Tocquevill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尔巴拉·弗赖塔格;艾彦;;是重新塑造的托克维尔还是“巴西的民主”[J];第欧根尼;2009年02期
2 黄军柱;;托克维尔民主的式微[J];学习月刊;2010年08期
3 迈克尔·麦金尼斯(Mc Ginnis),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李梅;民主变革:从为民主而奋斗走向自主治理(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菲利普·德拉腊,陆象淦;有否民主价值?[J];第欧根尼;2004年01期
5 胡勇;;托克维尔论社会主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3期
6 李建伟;;托克维尔与保守主义——读《旧制度与大革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杨张锋;;论托克维尔的民主自由思想[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8期
8 何兵;;繁荣必然带来稳定吗[J];同舟共进;2010年11期
9 杨泽章;;托克维尔自由思想的源起[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谭扬芳;;论托克维尔对民主的批判[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海默;;慎防“习俗专制”成为关键缺环[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吴飞;;试论媒介与政治权力的共生关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罗成翼;肖贵;;雷蒙·阿隆的自由观——《论自由》的文本解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振明;重新思考美国社会[N];华夏时报;2009年
2 陈季冰;自由与平等(一)[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马建红;认真对待民情[N];法制日报;2008年
4 谭彦德;在托克维尔与马克思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刘军;自由与平等:社会体制的两大美德[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刘瑜;从经典到经验[N];南方周末;2010年
7 肉唐僧;公民社会:围观的烦恼[N];中国经营报;2011年
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黄建军;“多数的暴政”暴露民主弊端[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9 银寿;论“穷则思变”[N];南方日报;2005年
10 谭彦德;当代社会政治领导力为什么会出现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勇;论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灿;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s,
本文编号:1994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9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