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历史虚无主义“虚无”革命榜样的策略、目的及后果

发布时间:2018-06-19 11:05

  本文选题:历史虚无主义 + 榜样人物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英雄人物作为革命榜样的群体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一个国家的精神标签,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历史虚无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的方法论,以抽象的人性论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以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代替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碎片的、剪裁的"历史史料"代替历史研究"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的原则,对榜样人物随意涂抹、肆意篡改,极尽虚无之能事,其手法是卑劣的,其目的是不纯的,其后果是严重的。历史虚无论者竭尽所能地贬损榜样,其实质却是剑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剑指社会主义制度,剑指共产主义的光辉旗帜,意在摧毁我们的精神高地,否定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榜样人物的合法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就是守卫我们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Abstract]:The group of heroes as a revolutionary example is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a nation, the spiritual label of a country, and the cultural symbol of an era. Historical nihilism replaces dialectical methodology with metaphysics, class analysis with abstract humanism, idealism as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and fragmentation. In place of the principle that historical research must be based on existing facts, the tailor-made "historical materials"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model figures at will, tampered with all nihilism, and their means are despicable, and their purpose is impure. The consequences are serious. The historical nihilists have done their utmost to detract from the example, but the essence of it is that the sword refers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word to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sword to the glorious banner of communism, and the intention is to destroy our spiritual highlands. To deny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itiated by th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o expose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defend the legitimacy of role models is to defend our spiritual homeland, our values, our nation's hope, and our country's futur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机制研究”(16CKS048) 2016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机制研究”(2016MZXY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01期

2 陈曙光;;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J];教学与研究;2015年10期

3 武力;;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辨正[J];历史研究;2015年03期

4 陈曙光;;中国模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兼评西方话语中的“中国模式”观[J];教学与研究;2014年02期

5 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6 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静茹;;坚定党的历史自信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2 黄成华;;新媒体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建构[J];社科纵横;2017年07期

3 侯帅丽;;微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4 孙吉胜;;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张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立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7期

6 朱晓林;;网络环境红色资源在信仰培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18期

7 郑永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跨境传播策略——以广西壮族与越南岱侬族同根文化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张磊;;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17年02期

9 于孟晨;;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策略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7年06期

10 李娟仙;黄敏;;中国话语建构:问题与路径——“中国时代与中国话语”学术论坛评述[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恩·布雷斯林;冯瑾;;“中国模式”与全球危机: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到中国治理模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1期

2 马丁·雅克;王瑾;;中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国家为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3 阿里夫·德里克;朱贵昌;;“中国模式”理念:一个批判性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7期

4 王眉;;把中国模式解释好——郑永年谈中国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1年01期

5 科尔奈;;科尔奈:根本没有“中国模式”[J];社会观察;2010年12期

6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2期

7 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8 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汤拥华;;评当下思想界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三种思路[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历史虚无主义评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7期

3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年09期

4 万陈芳;;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5 倪剑青;;试析历史虚无主义的两种类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03期

6 乔彦国;;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李翠;;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对策[J];才智;2013年20期

8 望之;;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否定社会主义[J];中华魂;2014年15期

9 魏强;王娟;;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纵观与前瞻[J];理论月刊;2014年01期

10 魏飒;;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诗鹏;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耿雪;历史虚无主义如何虚无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萧江;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N];浙江日报;2013年

4 复旦大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姜义华;不尊重历史才是历史虚无主义[N];长江日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何建明;历史虚无主义在学理上不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危兆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N];光明日报;2005年

7 梁立军;近现代史研究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许恒兵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虚无主义:用理论假设取代历史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杨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 韩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陷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宁宁;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青青;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罗维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评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袁红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刘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金笛;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李宗洁;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王蕾;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

9 杨晓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雷雨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39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39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