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奥唐奈民主转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8 21:06
【摘要】:吉列尔莫·奥唐奈(Guillermo A.O’Donnell)是阿根廷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长期执教于美国圣母大学,担任海伦·凯洛格政府与国际关系研究教授,他的民主转型思想在西方独树一帜。奥唐奈的民主转型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阿根廷和巴西相继陷入军人政权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民主化研究热潮的背景下产生和成熟的。本文首先梳理奥唐奈民主转型思想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威权政体研究,在1973出版的《现代化与官僚威权主义:南美政治研究》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威权政体类型——官僚威权主义。1982年出版的《官僚威权主义:比较视野下1966—1973年的阿根廷》一书,他对阿根廷官僚威权政体的产生和崩溃作了详细阐述。第二阶段为民主转型过程研究。1986年他出版的《威权统治的转型:民主的前景》(四卷本),成为民主转型研究的经典之作。在该书中,奥唐奈与合作者认为民主转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并不会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也就是说,民主转型充满着不确定性。第三阶段为民主转型质量研究,他发现很多发生民主转型的国家并没有建立完全成熟的民主体制,而是陷入了停滞或灰色阶段,由此提出了“委任制民主”和“横向责任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没有所谓的民主巩固,民主转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奥唐奈的民主转型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他修正了经济发展与民主存在的线性关系;第二:打破了民主巩固幻想,认为民主化没有终点;第三:他认为民主转型研究不应只停留于政体变迁层面,重构了民主化概念,认为民主化应着重于国家能力和法治建设,以及公民权利的拓展。奥唐奈的民主转型思想无疑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的民主转型过程的不确定性观点可以使我们丢掉民主顺利转型的幻想;他对法治与公民权利的强调可以使我们不应把民主的标签贴在西式普选制和议会民主上,而应该着重于国家能力和法治建设,以及拓展公民权利。
[Abstract]:Guillermo A.O'Donnell, a famous Argentin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tist,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for a long time and served as professor of research on Helen Kellogg's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is ideas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are unique in the West. O'Donnell 's idea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came into being and matured in the 1960s when Argentina and Brazil fell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litary regime and the democratic research upsurge that arose in the 1970s. This article first combs O'Donnell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thought several development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study of authoritarianism, published in 1973 in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a study of South American Politics. He first proposed a new type of authoritarianism,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published in 1982 in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Argentina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e elaborated on the emergence and collapse of Argentina's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n 1986, he published the transition of autocracy: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four volumes), which became a classic work of the study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the book, O'Donnell and his collaborators argue that democratic transition is a complex and volatile process that does not achieve predefined goals, meaning that democratic transition is fraught with uncertainty. The third stage is a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he found that many countries undergoing democratic transition did not establish fully fledge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but fell into a stagnant or grey phase. Therefore, the concepts of "appointed democracy" and "horizont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are put forward. On this basis, he believes that there is no so-calle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s only taking place and sometimes not complete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O'Donnell 's thought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are as follows: first, he correct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c existence; second, he breaks the illusion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thinks that democratization has no end; Third, he believes that the study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the level of regime change and reconstruct the concept of democratization, and that democratiz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apacity and the rule of law, as well as the expansion of civil rights. O'Donnell 's idea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His uncertain view of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process can make us lose the illusion of a smooth transition of democracy; his emphasis on the rule of law and civil rights can prevent us from labelling democracy on Western-style universal suffrage and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Instead,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building national capacity and the rule of law, as well as expanding civil rights.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0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琼华;;论民主转型烈度[J];宁夏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2 王鹏;;民主转型下的抗争政治[J];行政论坛;2010年05期

3 高春芽;;结构约束与理性选择的辩证——当代民主转型理论的发展[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年02期

4 汪芳;;向民主转型[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5 佘纪国;;动力与逻辑: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6 佘纪国;;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阻力及其逻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佘纪国;;动力与逻辑: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8 苗连营;吴礼宁;;从公民参与看东亚民主转型[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9 马群;;民主转型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民主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10 徐鸣;;墨西哥的政策调整与民主转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鸿博;;民主转型与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以独立后的墨西哥为例[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黄铭廷;;台湾原住民族土地权利的民主转型正义——以新北市政府部落重建水治理政策为例(英文)[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 赵鼎新;寻求共识以推进渐进民主转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波;西班牙民主转型并非一帆风顺[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明;如何做好民主转型与巩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张梦旭;分离主义阻碍利比亚民主转型[N];人民日报;2012年

5 肖自强;西方学术大师查尔斯·泰勒来华讲“民主转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张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民主巩固是多种因素混合的结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柳红;柬埔寨:民主转型加速度[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夏璐;聚合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关系如何[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肉唐僧;不掀桌子,游戏才能玩下去[N];东方早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群;民主转型与民主的可持续性[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菲易;国际化、制度化与民主化[D];复旦大学;2009年

3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复旦大学;2006年

4 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幸尧;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凌海;马来西亚民主化的特点及其成因[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媛;论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进程中的反腐困境[D];南昌大学;2015年

4 黄鹤;从威权到民主: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春梅;韩国民主转型期实现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蔡正道;奥唐奈民主转型思想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7年

7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蒙泫润;1986年以后菲律宾的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赵树维;新加坡民主转型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小宇;国际因素视角下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的动因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51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51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