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主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Abstract]:Huntington, a famous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ree wave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third Wave-the late 20 ~ (th) Century.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began in southern Europe in 1974. This wave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impact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dual. Whether it is Huntington's "three wave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world" or the "Arab Spring" which has continu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11,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But internal factors play a major role, external factors only play a role in contributing to the fire. This enlightens us to face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key of China is to grasp the center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deepen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solve the concentrate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promot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We should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mprove the democratic system, enrich the democratic forms,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cratic system within the party, conscientiously strengthen the restriction on power, and curb the further spread of corrup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体系变革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13YJCGJW0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值珍;;“阿拉伯之春”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江汉论坛;2012年09期
2 李庆霞;;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理论探讨;2013年03期
3 王猛;;阿拉伯国家剧变与“威权政治”[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7期
4 杨光斌;舒卫方;;“公正社会”取向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的政治发展[J];行政论坛;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惠侯;突尼斯首任总统布尔吉巴评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2 黄民兴;;世纪震荡: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的原因和前景[J];回族研究;2011年03期
3 赵灵敏;;“阿拉伯之春”只是变革的开始[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37期
4 华黎明;;28年前,在伊朗感受“革命”[J];世界知识;2007年07期
5 江涌;;经济增长的巨大环境代价[J];世界知识;2008年09期
6 龙纳诚;高君扬;;愤怒的阿拉伯世界——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失势[J];世界知识;2011年22期
7 孙代尧;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和研究途径[J];文史哲;2003年05期
8 王猛;;阿拉伯国家剧变与“威权政治”[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7期
9 黄民兴;试论20世纪中东君主制的变迁[J];西亚非洲;199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丛亚平 李长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王萌 编译;[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奔;;民主化的基础性条件之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赵灵敏;;中东民主,走向何方?[J];南风窗;2011年05期
3 ;反思阿拉伯民主[J];文化纵横;2011年02期
4 胡金牛;金品旭;罗彪;;民主化浪潮下公共组织的变革与挑战[J];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5 韦红;浅析80年代后期以来东南亚民主化浪潮的特色[J];东南亚;2000年Z1期
6 庞金友;;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一种可能性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赵春丽;;全球化与民主化:市场逻辑与政治逻辑的矛盾互动——对全球化与民主化关系的再认识[J];天府新论;2008年02期
8 刘军宁;;虚拟访谈:亨廷顿视野中的中国转型[J];南风窗;2009年02期
9 丁宏;;韩国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市民社会变迁[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06期
10 朱德米;巩固民主——对政治发展中“民主巩固”的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云;;台湾政党轮替后民主的巩固与挑战[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江时学;;“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曾昭耀;;现代化与民主化——拉美史学习偶得[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维广;;拉美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简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杨丹娜;;广东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发展先行一步的实践探索[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树华;;颜色革命、民主化误区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究[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卫平;唐娟;邹树彬;;全球民主化浪潮中的深圳人大代表竞选现象解读[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晨阳;;缅甸军人退出政治舞台的可能性及其路径分析[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徐锐;;试论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麦佶妍;;民主执政: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诺姆·乔姆斯基 周岳峰 编译;拉美,,新民主化浪潮的曙光[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房宁;“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为何消退[N];北京日报;2008年
3 伍士奇;民主并不必然是福音[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 欧洲科学院院士 副院长 吴建民;中东动乱可能常态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拉赫曼·冈赫拉曼布(伊朗);伊拉克公投:必要而不充分[N];东方早报;2005年
6 邹东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建设[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湘潭大学法学院 夏新华;非洲固有法的现代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李巍;选战中的政治营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郝铁川 教授;激情燃烧后的民主思考[N];检察日报;2002年
10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刘中民;民主未必是革命的唯一归宿[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俄罗斯民主化研究(1992年以来)[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姚仁权;民主条件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贾国华;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8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复旦大学;2006年
9 栾亚丽;民主价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杜军林;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西红;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下的泰国民主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陈丽敏;沙特阿拉伯民主化进程探析[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3 马岩;解析中东民主化浪潮的起因、经过和影响[D];外交学院;2012年
4 王校彬;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徐书艳;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政治民主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喜梅;金融危机与民主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赵心怡;民主化视角下的俄罗斯“政权党”现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秦丽峰;沙特民主化进程中的女性话语[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李瑞卿;美国在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崔文星;论非政府组织与非洲民主化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6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5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