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倚杖听江声”——我与伯林

发布时间:2018-08-31 07:48
【摘要】:本文以一个中文政治哲学从业者的身份和在场感,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翻译和写作与伯林思想的关联,除了以写实的方式记录自从中文政治哲学重新出发以来中国大陆思想和观念之争的某些环节和片段,更希望以某种"六经注我"的方式阐发作者本人对于伯林思想之潜力的理解;作者不但希望通过这种阐释重建当代政治哲学的谱系,而且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伯林思想之于中文政治哲学思考的相关性,并进而在这个新的视界上对无论在中西政治哲学中都最具分裂性的"古今之争"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identity and presence of a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practitione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academic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and Berlin's thoughts. In addition to documenting in a realistic manner certain links and fragments of the debate over ideas and ideas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the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was restarted, He hopes to expound the author'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of Berlin's thoughts in a way called "the six Classics"; the author hopes not only to reconstruct the genealogy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through this interpretation, Moreover, I hope to restore to some extent the relevance of Berlin's thought to the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hen to respond to the most divisive issue of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which is the most divisive issu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is new horiz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露霞;;论伯林的价值多元主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2期

2 G.索尔曼 ,江小平;哈耶克:使自由主义复兴的人[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3 刘化军;李红专;;“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政治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贾丹;;平等理论研究的情境语义学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崔宜明;;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张银银;王坤;;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自由主义的价值关怀[J];学理论;2010年12期

7 马千里;40年代政治自由主义在中国[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姚大志;自由主义的两个教条——评罗尔斯与诺奇克的争论[J];哲学研究;1996年09期

9 朱意秋,郑敬高;强者的逻辑——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读书琐记[J];东方论坛;1999年04期

10 谢泳;我们有没有自由主义传统?[J];书屋;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行福;;现代性与民主——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2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刘贵福;;论五四时期钱玄同的自由主义思想[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军;姚成龙;;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春成;;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解读“仇和式治理”之争[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张秀雄;;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维尔默;王凤才;;人权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彦德;“没有幻觉的自由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刘春;理性的先声[N];学习时报;2003年

3 马克·里拉 翻译 刘擎;“反动”的概念[N];文汇报;2010年

4 庄俊举/摘译;解读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霍伟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德抑或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林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主神话的幻灭与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邵建;自由主义不止是政治哲学[N];东方早报;2008年

8 熊芳亮;西方自由主义天平之上的“民族”与“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EDWARD L GLAESER 编译 严珂;监管是必须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生而平等”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D];复旦大学;2004年

3 马建红;人权派人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5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灿;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9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佘天泽;狐狸的执著:价值多元论与自由主义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2 邢华平;自由为本  权利至上[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景志;理性与自由—斯宾诺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杨阳;哈耶克自由观评述[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张宇;“反讽”式的自由[D];山西大学;2006年

6 韩磊;试评密尔的自由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汤元军;民族主义视野中的政治概念[D];扬州大学;2007年

8 高莉;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人权理论及其历史定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9 李伟兰;哈耶克内在规则理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卫春燕;罗尔斯的自由平等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14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14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