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
[Abstract]:Network nationalism is a new manifest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contemporary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re important participants in network nationalism.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national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nationalism, and analyzes the dual influence of network nationalism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ut forward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network nationalism the way and the measur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D09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卜建华;;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参与方式与疏导[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7期
2 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王红曼;张方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闫金山;乌静;;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网络政治生态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2 李蒙爱;;浅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J];黑河学刊;2013年05期
3 安娜;;中国政治现代化视野中的政党制度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路永辉;;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参与方式与疏导[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5 卜建华;;青年领袖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的特征与作用[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卜建华;;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参与方式与疏导[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7期
7 赵广平;;简析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青年意见领袖的内涵特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魏斯莹;;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J];知识经济;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莉明;网络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束凌燕;从“情绪发泄”到“理性出击”[D];安徽大学;2010年
3 胡中卫;我国领土争端相关网络舆论浅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2 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研究;1998年02期
3 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10期
4 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J];战略与管理;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2期
2 周斌 ,顾卫星;CRM是电子政务的核心[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年45期
3 邵瑜;各国电子政务创新篇之五:跨行业服务[J];信息化建设;2005年05期
4 汪向东;;“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研究”(4)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定位[J];中国信息界;2006年12期
5 ;选好电子政务的切入点——电子政务对话录(13)[J];中国信息界;2003年14期
6 艾尔·戈尔;;电子政务的三个误区与四大障碍[J];中国信息界;2003年02期
7 ;数字时代执政新方式[J];电子世界;2004年02期
8 戴鸿;电子政务:改变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J];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黄炜;电子政务和政府体制与职能的转变[J];信息化建设;2004年09期
10 刘春年,郭月珍,潘钦;电子政务演进中的制度变迁与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红;朱建明;;电子政务安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孔繁玲;武玉坤;唐斌;;电子政务推动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许速;牛德力;吴江;;电子政务及其整体解决方案[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道员;;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王亚强;;电子政务与发展韦伯官僚制的解构性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清浦;;电子政务与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齐冬梅;;服务型政府的技术支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赖诗攀;王红霞;;官僚制下的行政决策体制优化[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立辉;;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岩梅;胡润忠;;知识型政府构建要件探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菁华;电子政务题解[N];人民日报;2002年
2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周宏仁;各国政府争相E化[N];人民日报;2002年
3 陈季冰;我们比古代人拥有更高的智慧吗?[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广东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周振林;公共决策教学中的电子政务[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懿;漂亮的网页不代表信息政府[N];文汇报;2006年
6 彭建国;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N];青岛日报;2005年
7 马于惠 张少彤 姚咏 张向宏;政府网站如何实现顾客战略[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8 ;政府特使[N];网络世界;2002年
9 刘奇;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和谐社会[N];鞍山日报 ;2005年
10 汪玉凯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发达国家政务信息化发展趋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戚鲁;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丁锋;基于OB4LAC的政府组织授权系统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卫东;基于业务重组的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曙光;电子政务信息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师玛莉;典型电子政务的解决方案及其实现[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红霞;政府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4 韦萍;信息社会的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赵世友;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参政的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析[D];重庆大学;2008年
6 翟志国;西藏地区多校区大学教育电子政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朱梅琴;电子政务发展的公众服务取向及CRM的策略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培丞;公众采用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宿健飞;G2B电子政务中纳税管理系统强制性采纳满意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1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1734.html